男女主角分别是凌砚如简溪的其他类型小说《凌砚如简溪的小说别久不成悲》,由网络作家“溏虎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是凌砚如救下的孤女他疼我战场上父母双亡五年来,把我宠成整个长安最娇贵的女娘却又在我表明爱慕的心意后漠视了我整整三年在他去别家提亲的那天我也答应了媒婆上门提亲“我嫁。”1.我答应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我把包着红纸的生辰八字交了出来。凌老夫人接过,扬起笑脸,“好孩子,这一个月,你就安心待嫁吧。”她和一旁的媒婆欢喜的说着婚事,脚步轻快走了出去。我坐在窗边,娶出绣了一半的鸳鸯戏水手帕,准备绣完,针却戳破指尖。一滴鲜血洇湿红绸。丫鬟小桃红着眼眶站在一边,“小姐,我再去求求将军,这件事说不定会有转机。”我看着她红红的眼眶,轻笑了一声,“傻丫头,嫁人呐,是喜事,你看他们多么开心。”我答应嫁人。最放心的,恐怕就是凌砚如了。傻小桃还不明白。“可是...
《凌砚如简溪的小说别久不成悲》精彩片段
我是凌砚如救下的孤女他疼我战场上父母双亡五年来,把我宠成整个长安最娇贵的女娘却又在我表明爱慕的心意后漠视了我整整三年在他去别家提亲的那天我也答应了媒婆上门提亲“我嫁。”
1.我答应后。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我把包着红纸的生辰八字交了出来。
凌老夫人接过,扬起笑脸,“好孩子,这一个月,你就安心待嫁吧。”
她和一旁的媒婆欢喜的说着婚事,脚步轻快走了出去。
我坐在窗边,娶出绣了一半的鸳鸯戏水手帕,准备绣完,针却戳破指尖。
一滴鲜血洇湿红绸。
丫鬟小桃红着眼眶站在一边,“小姐,我再去求求将军,这件事说不定会有转机。”
我看着她红红的眼眶,轻笑了一声,“傻丫头,嫁人呐,是喜事,你看他们多么开心。”
我答应嫁人。
最放心的,恐怕就是凌砚如了。
傻小桃还不明白。
“可是,将军分明之前最疼的就是你。”
带着隐哭的声音把我思绪拉回几年前。
那年,我父母跟随凌老将军出征,在战场上双亡。
如豺狼般的亲戚瓜分完我家田产钱财,唯有我的归宿无人定夺。
“这小丫头片子,谁要?”
“我家可养不起。”
“我家也不行。”
他们相互推搡。
我缩在角落瑟瑟发抖。
一个挺拔的少年身影恍若神明,挡在我面前,“我要!”
他把我带回家。
从此,我成了凌将军府的义女,凌砚如的义妹。
他看似冷淡,却能细心的觉察出我怕打雷,隔着一帘屏风,为我彻夜读杂记。
他在外征战,也不忘为我搜寻有意思的玩意儿,珍宝。
我的童言童语,他也认真放心上。
他说,“囡囡不愿成亲,将军府就是你永远的家,哥哥会一直守护你。”
他宠我入骨,让我平安长大,成了长安里人人艳羡的姑娘。
我把誓言当了真。
不曾察觉的情意逐渐萌发。
也理所当然觉得,凌砚如一辈子都是我的。
因此那年乞巧节,当他把赢来的灯盏塞到另一个姑娘手中时。
我毫不犹豫撕碎了灯盏,当着所有人的面表明了情谊。
“凌砚如,我不只把你当哥哥,我喜欢你。”
我本就是凌家收养的,和凌砚如也算青梅竹马长大,若能成,也是好事一桩。
可凌砚如自此避我如蛇蝎。
我仍不愿放弃。
我觉得,他是爱我的,只是不愿承认。
若不爱我,为何待我心细如发。
若不爱我,为何一见我与别的男子接触就会吃醋。
我甚至女扮男装,追去军营。
可一天天,一年年。
这份痴情终究成了笑话。
人们不再说,“这也算好事一桩。”
人们都说,“凌家那个义女真是放浪形骇,厚颜无耻,天天纠缠凌将军不放。”
我等啊等,等不来凌砚如说喜欢我。
“我就放你进来。”
他浓墨的凤眸染上喜色,不等我把话说完,便郑重点头。
“只要你喜欢,我一定带回。”
临走前,他将一纸书信塞到我手中,便匆匆离去。
北山路远,但于他来说,并不算难事。
我匆匆收拾,与徐闻说好,赶往江南。
无人知道我们去哪。
马车一路摇晃向南。
车窗外的风景逐渐变化。
直到身处温暖春风中。
才松下一口气。
我如约在水边买了小榭,和小桃一起搬进去收拾新家。
窗外临水,又伴着绿柳,看得人神清气爽。
往日种种,竟像一阵云烟,淡然一散。
日子过得很平静。
只除了,偶尔有调皮小童把蹴鞠踢进院子。
又或者我想吃的那家糖水,阿婆因为下雨没有出摊。
为了不坐吃山空,我不时帮着书肆写些诗篇。
逐渐小有名气。
小桃粗通药理,便去了药房帮忙。
春去冬来。
她与那大夫的孙子相熟,面上笑脸愈发多了。
我看在眼中,默不作声。
直到备好嫁妆,我告诉小桃。
“这样的年纪,是该准备婚事了。”
她红着眼眶抓着我的手,“姑娘,我不嫁人。”
我还笑搽开她眼角的泪水,“嫁人,是喜事呐。”
来年春天,我送小桃出嫁了。
这天宾客很多,足够坐满一整个院子。
只是人走了之后,院落却显得有些空荡。
小桃怕我一个人孤寂,不时回来。
我却笑着告诉她,我要专心研究古籍。
再过几月,小桃都有了小小桃。
我向她祝贺时,开口,“我要走了,等我回来,说不定能喝上孩子的满月酒。”
她不解,“姑娘去哪?”
我告诉她,“我要写一本自己的杂记,自然得多走走,多看看山水。”
第二日我就出发了。
我的脚程很快。
我见了大漠肆虐的黄沙,也见了那无边的浑圆落日。
我见了雪山风雪的喜怒无常,也见了那金辉镀银的美景。
我看着这些我曾梦见的风景,一丝不苟的用笔记录。
直到我路过青城山脚下。
又遇见了徐闻。
原来他已经做了这里的县令他见我也很惊喜,带着妻子邀请我吃酒。
他沧桑了,也成熟了。
唯有身上那股愚钝的书生气息还没完全消散。
他告诉我,当年离开后,凌砚如把长安翻了天。
甚至还找到了他,揍了他一顿。
直到他弟弟说出了契约婚姻的事,凌砚如才失魂落魄松了手。
他向我道歉。
我却一笑了之,“都是过往,并没有关系。”
他低头,眼中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这几年来我官途顺遂,也有他帮扶的缘故,所以我很愧疚。”
他看向我,犹豫问道,“当年,他一味问我你看过信没。”
“我却不知道是何缘故,搪塞过去。”
信?
我脑中有了印象,那一封不知如何处置,只好被我压箱底的信。
他抓起一旁的棍子,示意我们后退。
随后猛的推开门。
“谁!
是谁!”
那身影如沉默的老松,并未被这张扬的架势恐吓到。
雨夜中,他抬起头,露出半张苍白的脸。
正是凌砚如。
他一手抚在胸口,将一本册子压在胸膛上,死死的。
“囡囡,我给你把原稿要回来了。”
雨水顺着他的额头,下巴,往下滴落。
我皱眉,“我不需要了。”
“你来干什么?”
他的眸子深沉,“囡囡,跟我走吧。”
“我不想你成亲。”
“我不信你真心想嫁他。”
“你跟我走,我娶你。”
伴着雷声,我险些觉得自己有了耳疾。
“娶我?”
我嗤笑一声,“莫名其妙。”
我追在他身后三年,换不回一句承诺。
就在仅仅消失三月之后。
得来这句诺言。
他的喉结滑动,声音很轻。
“是我误会了自己的心意。”
“囡囡,对不起。”
不知哪里传来的水声啪嗒,混落在雨中。
面前的人,是护我长大之人,亦是伤我最深至人。
我平静,“你不是说,对我只有兄妹之情,又怎会误会?”
“况且,我现在已经看清楚自己的心意。”
“也不再执著嫁你。”
“我早嫁作他人新妇,义兄,你不必为之责任或是愧疚来寻我,你走你的阳光大道吧。”
徐闻站在我身后,头上的伞往我这边偏了偏。
“还敢来撬我兄长的墙角。”
徐启骂骂咧咧的出来,重新将院门关上,不顾及那门前的人。
我回了房间,换上干爽的衣裳,便坐在桌边发呆。
小桃在身后为我绞着头发,时不时打量我的神色。
“姑娘,可是犹豫了?”
“若是放不下,姑娘回去,也行。”
我摇摇头,轻笑,“我只是想不通,一个干脆拒绝我的人,为何会突然反悔。”
“但现在,我更想去江南过日子。”
许久,小桃叹气。
“许是姑娘不在,不习惯吧。”
我望向窗外沉沉的大雨,喃喃,“那习惯可真可怕。”
雨落了整整一夜。
不知那人待了多久。
只知道小桃天亮去开门的时候,又吓了一跳。
从那天起,凌砚如便时不时来到这处院落。
他总是言简意赅,“囡囡,跟我回去。”
我们不理会,或者把他晾到门外时。
他便安静坐着。
只有偶尔我路过,他才会蹭的站起来。
说些千奇百怪的理由。
“你院中那一棵梨花树有花苞了,该回去看看。”
“池塘的锦鲤没有你喂,已经瘦了。”
“我又寻到了新的杂记,可以读给你听。”
我觉得很烦。
这样守着我,耽误了我们去动身去江南的行程不说。
也意味着我和徐闻得时不时扮上一对恩爱夫妻。
以此来打消他的念头。
我终于想到一个主意。
我说,“听说北边山上有枝雪莲。”
“若三日之中我能见到它,根系不腐,花苞不谢。”
我摇头,“没看,但放下了就不重要了。”
过了这番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适才知道有多可贵。
过往的一片痴心,放到如今,我竟觉得带着小女儿家的天真与可笑。
许是见我放下,徐闻欲言又止,最终什么也没说。
临别前。
他转身去书房,说有东西给我。
书房外,我无意间听到他的夫人问,“凌将军?
上次关门战一役,不是说他下落不明,恐怕战亡吗?”
“嘘!”
他出了书房,递给我一个木盒。
我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只干枯的雪莲。
只是花瓣纹路依旧清晰,似乎还有淡淡莲香。
我捏紧盒子,走了出去。
凌砚如那一战,我也听说过。
虽说取得胜利,但将军重伤修养。
却没想到,是下落不明。
我竭力想抛去思绪,手中的木盒却格外沉重。
踏上返程后,我紧赶慢赶,好歹赶上孩子的百天。
看着小桃面上有了己为人母的慈祥,我心中恍惚。
那个喜欢哭鼻子的小女孩,已经当母亲了。
回到院落,这里仍是干干净净。
我打开红木箱子,拿出最底下一封压着的泛黄信封。
我走到窗边坐下,斟了一杯美酒,轻啜了一口。
犹豫片刻,还是撕开信纸。
上面笔锋遒劲。
“囡囡亲启。”
“上次一别,竟不知你阴差阳错成了亲。
我知道这门亲事非你本意,因此千方百计想要挽回,然,我还有我的私心。”
“我知过去种种伤你许多,实在另有隐情。”
“自父亲收你为义女,母亲诸多不满,认为他如此看重下属孤女,另有隐情。”
“我也因此误会,以为你我有血缘羁绊。”
“因此面对你的情意,我不知作何解释。
又私心不想说明这一切,是我太过自私,只想独享你的喜欢。”
“我并没有耽误他人贵女的想法,只是与她相商,想借此让你死心。”
“直到那日,得知你成婚,我想找母理论,却意外听到,你我的血缘之说,不过是富人的嫉妒之言。”
“至此,想要挽回,为时己晚。”
“过错种种,唯愿弥补。”
“但盼卿卿安好。”
纸张被泪珠洇湿。
我抬起头,手指松动。
一卷风斜入窗棂,卷起轻巧的纸张,飘落在湖面上。
我惊觉伸手,却见那泛黄信纸随波逐流,逐渐沉默。
我不觉得错过可惜。
大概只是,有缘无份。
却似还有一丝思绪,伴着信纸,随水飘远。
因才游历完,加上小桃挽留,我便留在院落中,整理我的手稿。
小桃很是高兴。
偶尔带着孩子上门来陪我。
这天小桃刚坐定,我正拿拨浪鼓逗着稚子,却听到门外一阵喧嚣。
细听下来是儿童的欢笑声。
我奇怪,“今天怎的这么热闹。”
小桃告诉我,“似乎是北方来了个侠客,乐善好施。”
“这些孩子,都赶着去讨东西。”
我点头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片刻。
门外响起敲门声。
我将手中胖乎乎的孩子塞回小桃怀中,“你丈夫来寻你回去了。”
小桃还有些奇怪,“他不是说今日去城南出诊,怎么回来这么早?”
我们三人走到院门。
推开门。
一个熟悉的高大身影站在门前,蓑笠遮住了半张脸,只能看到冒着胡须的下颔。
我怔住。
来人星眸含笑,“纵然万水千山,我还是寻到你了。”
江湖上突然多了一个传说。
据说是两位侠士,好打抱不平。
所过之处,若有不平,皆可向其寻求帮助。
只是这两位侠士长什么样,却没人能说清楚。
只说,一位喜穿青衣,身量纤细,像女子,但举手投足间皆是潇洒。
另一位身形高大,喜穿黑衣,武功高强。
若能遇上,自是喜事,但也记住,切勿轻易打扰。
只等到打雷时,再无人翻动的书页。
珍宝阁里,珍宝逐渐蒙尘。
彼时认真执拗为我绾发的少年,长成了冷漠无情的将军。
我硬撑着不肯嫁人,逐渐过了出阁的年岁。
凌老夫人终于透露真相,“当年,他带着幼妹出门游玩,幼妹不慎跌落湖中,他自责万分。”
“后来救了你,便把你当他亲妹妹一般照顾。”
“阿砚对你只有兄妹之情,你年岁渐长,该要清醒了。”
我至此恍然大悟。
原来,这份宠爱,不过是偷的别人的。
那天,凌砚如去沈家提亲了。
提亲的,正是那位我撕碎灯笼的姑娘,沈清莲。
那天,我也答应了凌夫人的提议,“如果有人愿娶我,我愿嫁。”
天微亮,我便带着银子出门了。
我跟城东的书生徐闻说好了。
他娘要治病,他弟弟要考童生。
只要他上门提亲,和我假成亲,我便把我的银子都分他一半。
我也曾脑热想过,要不就一走了之?
可冷静下来,我立马否决了这个想法。
无论如何,将军府供养我长大,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地方。
我不能陷他们于不义。
和徐闻确定好信息,我留下了银子离开。
回到将军府时,里面很热闹。
原来是沈家姑娘登门拜访。
饭桌上,她坐在凌砚如和凌老夫人中间,笑语晏晏,气氛和谐。
他们多像一家人啊。
我本想借口在外吃过走掉。
凌砚如的声音却不容拒绝,“坐下,吃饭。”
我只得被迫坐下,却识趣的坐到凌老夫人一边,和凌砚如隔得最远。
我沉默不语,埋头吃饭。
碗里却多了一筷子菜。
这动作让我一怔。
凌砚如很快收回筷子,像在掩饰什么,语气严肃,“你这半月来都没去梨香书院。”
难为他躲我几月不见,还能注意到。
我轻嗯了声,既然决定嫁人离开了,就没有必要再去了。
青年长眉微挑,语气冷淡,“还是该去,多读些书才明事理。”
我怔了怔,明明以前,他总会笑着摸我的头说。
“囡囡最懂事了。”
沈姑娘打趣,“不爱读书就不读,别逼人家。”
她动作亲昵的拉了一下凌砚如的衣袖,“今天可是上元节,不如待会让妹妹和我们一起去走走?”
凌砚如剑眉微皱。
沈姑娘宽宏大度,“妹妹这般年纪,最喜欢这些热闹才是。”
她看向我,“妹妹会来的对吗。”
这是未来嫂子的示好,不能拒绝,我点了点头。
一顿饭,我听着沈姑娘说着,待会儿要去哪儿逛,凌砚如轻轻附和,氛围融洽。
口中的饭菜味同嚼蜡,我努力咽了下去,表现平静。
每逢上元节,长安真热闹啊。
四处都是猜灯谜,卖小玩意的小摊。
吆喝声,欢笑声,谈话声此起彼伏。
我跟在两人后面。
看着凌砚如为她买簪子。
看着凌砚如猜完灯谜,赢得花灯后,交给沈姑娘,周围一阵艳羡的声音。
我踩过花瓶碎片,踩过散乱的珠帘,拿起那件被众人唾弃的嫁衣,拍干净上面的灰尘。
小桃跟上来,“姑娘,这是……”这院子闹成这样,短时间难再恢复。
我垂眸,“告诉老夫人,我从别院出嫁吧。”
我带上父母留下的嫁妆,离开了这个生活十年的府邸。
年少许愿,终成一纸空言。
我的婚事悄无声息。
徐闻和我心照不宣,他是我书院里认识的同窗,可惜因为家贫没能再拜读。
在这小院落中,我与他分居两房,约定好等他请来齐神医为他娘开好药方后,我们便远走江南。
彼时分道扬镳,再无人知我底细。
这几日,长安里最轰动的,是凌将军和太傅之女沈清秋十日后的喜事。
据说为此,凌将军早了好几天赶路回长安。
我正在大街上打探神医的消息,耳边却传来碎语闲言。
“这么大动静,那位没闹?”
“谁知道呢,认命了吧。”
“可惜了,之前将军还陪着那位常来这里施粥,没想到……”听到唏嘘声,我正想匆匆走,却没想到撞到一个孩子。
我还没抱歉,那孩子便惊喜开口,“溪溪姐!”
这动静,让我下意识挡了挡脸。
那孩子明了,拉住我的衣袖,“跟我来。”
在小巷中七拐八折,到了一处朴素院落。
这里面还生活着好几个小孩。
见我来了,无一不迎上来。
“溪溪姐。”
彼时年少,我和凌砚如帮助过这群无家可归的孤儿,并约定时不时来看他们。
如今见他们这般活泼,我心里多了些欣慰。
走进院落,看到中间的梧桐树发芽了。
我有些唏嘘,“没想到这棵树还活着。”
约定相见的日子已经过了两月了。
耳边是少年七嘴八舌。
“是啊,这几月溪溪姐和凌大哥虽然没来,我们都有好好照顾着……”提到凌砚如,少年的声音忽然低了,小心的看了我一眼。
显然他也知道了凌砚如将要大婚的消息。
看着他们笨拙的模样,不知如何安慰,我扑哧一声笑,“没关系,我也成亲了。”
“凌砚如再好,以后也只是我的义兄了。”
话音刚落。
木门吱呀的声音响起。
我转头。
凌砚如一身墨色劲装,如琼枝一树,栽于黑白之间。
我愣神之际,旁边小孩惊喜开口,“凌大哥!”
“你怎么来了。”
一个小孩羞涩挠头,“是我把凌大哥带过来的,他不是和溪溪姐约好一起看我们,今日我却见只有溪溪姐一人,又正巧在街上遇到凌大哥,就……”一团小孩围过去,没忍住问。
“凌大哥,你真要成亲了?”
“那溪溪姐呢!”
我有些不自然,马上打断,“我们已经各自婚嫁,毫不相干了。”
凌砚如看向我,墨眸中欲言又止。
但他什么都没说。
我们一如往常。
打扫干净院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