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广杨靖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被杨广偷看日记,逼我疯狂纳妃杨广杨靖》,由网络作家“清风明月夜123”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片刻后,杨广压下内心的期待,对着萧皇后道。“美娘,你来找朕,可是有事要说?”“是四子的事吗?”自从元德太子去世后,萧皇后就甚少出永安宫,在结合昨夜他与萧皇后所说四子杨靖之事。杨广猜测,萧皇后这一次过来,应当便与四子有关。想到那‘仙册’上,疑似与四子杨靖同名的仙人,杨广内心多了一丝猜测。他得到这份‘仙缘’,会不会便与杨靖有关?……就在杨广浮想联翩之际。萧皇后看着已经逐渐恢复过来的杨广,松了口气,随后又听到杨广所问,笑道。“陛下还是一猜就中。”“的确与靖儿有关。”“自从昨夜陛下说起靖儿婚事一事后,妾身便让人去搜集了一下朝中大臣家中尚未出阁的女子情况,最后选出来五个合适的女子,并且也给靖儿看过了。”“靖儿选中了其中一人。”萧皇后说到这里,...
《结局+番外被杨广偷看日记,逼我疯狂纳妃杨广杨靖》精彩片段
片刻后,杨广压下内心的期待,对着萧皇后道。
“美娘,你来找朕,可是有事要说?”
“是四子的事吗?”
自从元德太子去世后,萧皇后就甚少出永安宫,在结合昨夜他与萧皇后所说四子杨靖之事。
杨广猜测,萧皇后这一次过来,应当便与四子有关。
想到那‘仙册’上,疑似与四子杨靖同名的仙人,杨广内心多了一丝猜测。
他得到这份‘仙缘’,会不会便与杨靖有关?
……
就在杨广浮想联翩之际。
萧皇后看着已经逐渐恢复过来的杨广,松了口气,随后又听到杨广所问,笑道。
“陛下还是一猜就中。”
“的确与靖儿有关。”
“自从昨夜陛下说起靖儿婚事一事后,妾身便让人去搜集了一下朝中大臣家中尚未出阁的女子情况,最后选出来五个合适的女子,并且也给靖儿看过了。”
“靖儿选中了其中一人。”
萧皇后说到这里,略微停顿后,才又继续说道。
“这几年妾身因为昭儿的事情,不怎么过问宫中之事,还差点因此误了靖儿的婚事。”
“如今,靖儿既然已经有了皇子妃人选,因此妾身便想着在靖儿成婚前,给其准备一座皇子府。”
杨广回过神来,听到萧皇后所说,眉头一皱。
他倒不是为萧皇后要为杨靖准备皇子府一事皱眉。
而是因为,刚刚萧皇后提及,说已经为杨靖选好了皇妃之事。
要知道,在刚刚的‘仙记’(仙人日记)中,其主人也提及到了其母后为其带来了适合的皇子妃人选。
不过转眼,杨广便道,应当是巧合。
毕竟,萧皇后虽然几年不曾问事,不过只是为皇子选个皇子妃,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因此半天时间选出来,也算是正常。
因此,杨广也只是略微皱眉,便又舒展开来。
随后,又想到萧皇后提及皇子府一事,略微沉吟道。
“关于皇子府一事,也的确该提上日子。”
杨靖作为四皇子,如今也已经到了成婚的年龄,一直住在宫中也多有不便。
萧皇后如此安排,也很合理。
想到这里,杨广刚准备说些什么,却见萧皇后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顿时问道。
“美娘,你可是已经有了安排?”
萧皇后闻言,点了点头。
“陛下,这几年妾身因为昭儿的事情,疏忽了四子,因此便想弥补一下对四子的亏欠。”
“正好,陛下曾经的晋王府,一直空着,不若便直接拿去给靖儿当做皇子府如何?”
杨广在尚未登基前,乃是大隋晋王。
自从杨广登基后,晋王府便一直空着,除了平时有婢女打扫外,便无人居住。
也因为杨广的原因,这座王府也一直没有给出去。
眼下,萧皇后因为对杨靖的亏欠,便想着将晋王府,给杨靖当做皇子府一用。
当然,萧皇后之所以如此,除了弥补对杨靖的亏欠外,也与杨靖不日也将受封王爵,到时候也得专门为其打造王府有关。
而将晋王府改造一番,等到杨靖封王后,也可以直接当做王府用,如此也能够减轻国库的负担。
可谓是一举三得。
当然,晋王府毕竟是杨广曾经的王府,此事还得经过杨广的同意。
不然,她也不好拍板此事。
因此才会来养心殿,找杨广商议。
……
萧皇后能想到这些,杨广自然也能够想到。
因此,当萧皇后说及此事后,杨广便想到了萧皇后所想。
略微沉吟后,杨广便同意了下来。
他之前之所以留着晋王府,也不过是当做一个纪念。
如今,他早已贵为大隋天子七年,晋王府对他而言,意义也已不大。
而且,正如萧皇后所言,这几年他们的确疏忽了对杨靖的关心。
甚至,如果不是昨夜日记提及杨靖,他还真未必能够想到杨靖已经到了成婚的日子。
当然,这也与这些事情以前都是由萧皇后操办有关。
不过,总体来说,也的确亏欠了杨靖许多。
再加上,那本‘仙人日记’主人与杨靖同名的原因,杨广只是略做考虑,便同意了下来。
而见到杨广同意将晋王府给杨靖当做皇子府,萧皇后美眸浮现一丝笑意。
随后说道。
“既然陛下也已经同意了,那妾身这就下去安排人,去改造一下晋王府,给靖儿把皇子府收拾出来。”
“另外,还得请陛下为靖儿下一份赐婚圣旨。”
杨广看着如今雷厉风行的萧皇后,不由得想起这几年萧皇后因为元德太子一事消沉的日子。
心中暗道。
看来,那日记果然是朕的‘仙缘’!
连带着美娘都重新振作了起来。
当真是可喜可贺!
于是,随口答应道。
“哦,这事好说。”
“美娘你说一下要给靖儿赐婚之人的名字和身份,朕这就拟一份赐婚圣旨,让人去宣旨。”
萧皇后闻言,嫣然一笑。
绝美的容颜,很是美艳,令杨广看着心中一荡。
只不过,萧皇后接下来的话,却让杨广一下子压下了心中的念想。
只因为,就在这时,萧皇后说道。
“说起此人,陛下也应该认识。”
“这人的父亲,便是陛下曾经颇为看重的前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长孙无垢。”
“长孙无垢?!!”
杨广先是听到长孙晟这个昔日很是看重之人的名字,顿时陷入了回忆。
只不过,没等他回忆多久,便又听到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之所以说熟悉,则是因为就在刚刚,他还曾在那本日记上,看到过。
之所以说陌生,则是因为除此之外,他还是第一次听到长孙无垢这个名字。
只是,想到那本日记上的内容,杨广一时间,又有些懵逼。
因为,这一切,似乎都在应征着,那本来被他视为‘仙人日记’的主人,似乎,就是他那位四子!
只是,也正是因此,反而让杨广,更加懵了。
怎么个回事?
以那神秘日记的情况来看,怎么都不似凡人之物。
可,通过他所见所闻,却发现,那日记的主人,却极有可能就是他的四子!
这,到底是怎么个回事?
猛地,杨广想到了一个可能!
那就是,他的四子,或许是仙人临世!
不然,有怎么会拥有如此神奇的日记?
……
洛阳城。
高府。
高士廉与长孙无忌,从府邸走出,一眼便看到一名正指挥着禁卫军,搬运礼品的英俊少年。
那少年身姿笔挺,一袭锦衣,黑发束冠,剑眉星目间透着与生俱来的英气与贵气,面如冠玉,嘴角噙着一抹不羁的笑,举手投足间尽是潇洒肆意。
端是一位英俊不凡的贵公子!
高士廉虽然之前未曾见过杨靖,不过在看到那英俊少年的第一眼,便确定,此人便是四皇子杨靖。
毕竟,世间能有如此贵气的少年,本就少有。
再加上,之前家丁通报,说四皇子殿下驾到。
因此,第一时间,他便确定了此人的身份!
正是他那外甥女长孙无垢的未婚夫——大隋四皇子杨靖!
随即,高士廉带着长孙无忌快步走了过去,朝着杨靖躬身行礼道。
“卑职高士廉,参见四皇子殿下!”
“草民长孙无忌,参见四皇子殿下。”
正指挥禁卫军搬下礼品的杨靖听到身后高士廉与长孙无忌的声音,转过去,认真打量了二人一眼。
高士廉与长孙无忌,未来都是曾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大才。
同时,也是他那位皇子妃的舅舅与兄长。
等到他将长孙无垢迎娶过门后,这两位未来李世民的班底,也将成为他未来争夺储君之位的底蕴之一。
……
杨靖心中思绪不断,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上前一步,将高士廉扶起,同时轻声道。
“高大人,靖如今已经与无垢定下婚约,你又是无垢的舅舅,也算是靖的舅舅,不必行如此大礼。”
说完,杨靖又将一旁的长孙无忌扶起,同样说道。
“无忌兄乃是无垢的兄长,自然也是靖之兄长。”
杨靖语气诚恳,看不出来一丝做作的模样。
显然,他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
杨靖平易近人,毫不做作,且对他们真诚的态度,无疑让高士廉心安许多。
同时,对于转投杨靖麾下,也多了一些归属感。
毕竟,哪怕是杨靖已是他外甥女的未婚夫,他也不想认一个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女婿。
而眼下杨靖那谦卑与真诚的态度,让高士廉很是满意。
当然,君臣有别,高士廉也不会因为自己是长孙无垢的舅舅,便仗着身份去胡作非为。
不止高士廉这般想,一旁的长孙无忌看着谦逊有加,毫不做作的杨靖,心中对于这位未来妹夫,也多了一些认可。
毕竟,自从长孙无垢接下赐婚圣旨后,便已经注定成为四皇子妃。
而杨靖如今的表现,无疑改善了他对这位未来妹夫的看法。
……
随后,杨靖又与高士廉、长孙无忌交谈少许。
在此谈话中,杨靖谦卑平和的态度,专注真诚的眼神,以及那平稳的语气,无不让高士廉心中暗暗点头。
高士廉在朝堂也是混迹了许多年的,虽然只是从九品治礼郎,却见多了各类人物。
其中,有表面谦卑,内里嚣张跋扈的权贵之子,亦有看似鲁莽,实则胆大心细的武夫。
可不论是什么人,只要细微接触下来,便可以发现他们隐藏的一面。
而刚刚,高士廉特意观察着杨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他能够看出,杨靖对他与长孙无忌二人的态度,完全不似装出来的。
不然,以他的眼力,早已看破。
而且,通过交谈,他也发现杨靖虽然年少,却学识渊博,见多识广,对当今天下大势,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让高士廉这位自认为怀才不遇的大才,都生出钦佩之意。
可以说,只是少许时间的接触,杨靖已经折服了高士廉这位未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让高士廉发自内心的认可了杨靖这位未来的外甥女婿!
一旁的长孙无忌,同样也是如此。
他本以为自己从小天资过人,乃是世间少有的少年英才。
可是在接触了杨靖后,才深深的体会到,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句话的含义。
明明杨靖比他还要小上一两岁,可举手抬足间的表现,却比他还要出色。
有时候说出口的一句话,都仿佛蕴含天地至理一般,令人惊叹不已。
连他那位从小视为榜样的舅舅高士廉,都开始对杨靖露出钦佩之意。
虽然很不愿承认,可长孙无忌却不得不承认,杨靖这位四皇子,的确不凡!
这一情况,无疑让长孙无忌本来年少成名生出的傲气,荡然无存。
心中也真正认可了杨靖这位未来妹夫。
同时,心中暗暗叹息。
世民兄,真不怪无忌不给你说话,实在是眼前这位未来妹夫,表现太好了!
让原本因为赐婚一事,而不愿认杨靖这位未来妹夫的长孙无忌,都发自内心的认可了!
……
说起来,杨靖之所以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主要还是依赖于前世的各种见闻。
毕竟,杨靖作为穿越者,如果单论学识,或许不足,可要是讨论天下大势,乃至天文地理。
那就没得说了,他直接把前世的一些理论,抄过来,再细微加工一下,夸夸而谈之下,便彻底折服了高士廉与长孙无忌!
让二人打心里,认可了杨靖!
文抄公,就是吊!
……
又过了一会后,高士廉突然一拍额头,无奈一笑。
原来,由于刚刚他与杨靖二人相谈甚欢,竟然忘了把杨靖请入府中坐下。
就那么一直站着交谈,想到这里,高士廉连忙请杨靖入府休息。
杨靖对此并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这说明他与高士廉以及长孙无忌一见如故,完全没有在意高士廉失礼的意思。
见状,高士廉心中越发满意杨靖这位未来外甥女婿,随后将杨靖请入府中。
很快,在高士廉带路下,杨靖来到了高府前院的大堂坐下。
高士廉让人端来茶水点心后,便与长孙无忌二人,站在杨靖身旁。
杨靖见状,笑道。
“高大人,无忌兄,今日你我一见如故,而且你们又是无垢的亲人,不必与靖见外,都坐吧。”
高士廉见杨靖不似作假,再加上刚刚与杨靖交谈少许,也知道杨靖的为人,于是谢过杨靖后,便坐了下来。
一旁的长孙无忌见到舅舅高士廉坐下,也跟着道了一声谢后,坐下。
随后,三人又在大堂中,交谈了起来。
直到一刻钟后。
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
“妾身长孙无垢,参见四皇子殿下!”
……
就在高士廉、长孙无忌四人低声交谈之际。
不远处负责前来宣旨的内务总管陈公公,此时脸色有些难看。
以陈公公的眼力,自然能够看出,眼下的情况,很是不对劲。
可不论如何,眼下圣旨已经到了,高士廉等人却迟迟不带长孙无垢出来接旨,这让陈公公很是不满。
于是,陈公公低沉的声音,响起。
“高大人,陛下的圣旨已经到了这么久,怎么迟迟不见长孙姑娘出来接旨?”
被陈公公声音惊醒的高士廉,回过神来,这才想到被搁置一旁的陈公公,又见其脸色阴沉,心中一凛,明白此事已经拖不得了。
当即,高士廉低声对着高氏与常氏吩咐一句,让她二人,去带长孙无垢出来接旨后,随后连忙走了过来,恭敬道。
“陈总管,下官已经让家妹去带无垢过来了。”
陈公公见状,脸色这才舒缓了一些。
眼前这位,毕竟是长孙无垢,也就是未来四皇子妃的娘舅,以杨广如今对四皇子杨靖的看重。
未来,四皇子杨靖,被立储君的机会,明显更大一分。
而一旦四皇子杨靖成为太子,那么,长孙无垢便会从皇子妃,一跃成为太子妃,以及,未来母仪天下的皇后。
到那时候,眼前这位治礼郎,可就是国舅了。
即便是成为内务总管的陈公公,也不敢得罪。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说不得到时候,他还得指望高士廉呢。
因此,在见到高士廉派人去请长孙无垢后,陈公公这才舒缓脸色,语气轻柔道。
“高大人,可别怪咱家刚刚说话难听,毕竟,咱家这一次也是奉天子之命,前来宣旨赐婚。”
“要是一个不好,到时候大家都不好看。”
见到陈公公主动给出台阶,高士廉眼中闪过一抹不解。
要知道,即便是长孙无垢成为四皇子妃,他的地位获得提升,可也不至于让陈公公如此。
毕竟,陈公公能够成为内务总管,可见即便是在杨广身边,那也是非常得宠的大太监。
根本不需要如此。
可偏偏,他还是这么做了。
除此之外,便是关于这一次前来宣旨的事情。
高士廉身为治礼郎,虽然只是从九品官职,却是礼部官员,非常清楚关于传达旨意的一些事情。
就好比这一次,明明只是过来传一道赐婚圣旨,哪怕是涉及四皇子杨靖,可也不至于让陈公公这位内务总管亲自跑一趟。
这一切无不预示着,四皇子杨靖的不简单!
不然,便是当今天子赐婚长孙无垢为四皇子妃,也不至于派陈公公这位内务总管。
毕竟,以这位内务总管在杨广身边的地位,便是朝中三品大员,也不敢轻易得罪!
想明白这一切后,高士廉心中对于错失李世民这位唐国公次子为外甥女婿的遗憾,也缓解许多。
甚至,还对那位素不谋面的四皇子杨靖,生出一丝好奇与探索之心。
想知道这位名声不显的四皇子,竟然做出了什么事,才使得杨广如此重视。
也不怪高士廉如此猜测,毕竟,能够让陈公公这位内务总管亲自前来宣旨,就只有杨广亲自发号施令才行。
虽然高士廉心中思绪万千,可是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的与陈公公交谈着。
话里话外,也在试探着陈公公对四皇子杨靖的看法。
毕竟,等到长孙无垢接下赐婚圣旨,成为四皇子妃后,他也算是四皇子杨靖的娘舅。
怎么着,也得替长孙无垢,多了解了解四皇子杨靖。
好为之后做打算。
而且,说不得这次,也是他高士廉的一次机遇。
毕竟,自从他父亲高劢病故后,他这一脉在渤海高氏之中,便算是落魄下来,以至于他如今四十几岁,却只是一位从九品的治礼郎。
这对于身怀大志向,有大才华的高士廉来说,可谓是郁郁不得志。
也因此,当初高士廉在见到才华出众,且又是唐国公李渊次子的李世民时,才会有意将长孙无垢嫁与李世民。
而眼下,因为阴差阳错之下,长孙无垢被杨广赐婚与四皇子杨靖,说不得,也是另外一番机遇。
如此想着,高士廉内心也逐渐认可了四皇子杨靖,这位未来的外甥女婿。
……
与此同时。
就在高士廉与陈公公交谈之际。
高府,后院,一间闺房中。
一名容貌绝世的少女,纤纤玉手提着毛笔,书写着什么。
这少女双眸如秋水盈盈,唇似樱桃点绛,面如满月,肤色白皙胜雪,恰似羊脂玉般温润细腻,青丝如瀑,挽以精巧发髻,斜插珠翠。
宛如出水芙蓉,倾国倾城,当是一位绝代佳人!
就在这时,少女闺房的房门被敲响。
接着,高氏的声音响起。
“无垢。”
正在书写什么的绝美少女听到闺房外的敲门声以及母亲高氏的声音,不由得放下笔,来到门前,打开房门,看着屋外欲言又止的高氏,问道。
“母亲,怎么了?”
少女温婉、轻柔的声音响起,让高氏本来忐忑的心情,舒缓了一些。
于是,在少女的注视下,高氏将天子赐婚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说完后,高氏脸色忐忑的看着少女。
要知道,她这个女儿,自小便聪慧过人,又精通琴棋书画,熟读四书五经,有着自己的主见。
今日她在嫂嫂常氏的鼓动下,主动为长孙无垢做主,将长孙无垢的画像,给了宫中之人,也因此才有了如今的一幕。
当然,也不能说高氏不好。
毕竟,能够嫁入皇室,那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
而少女听着自家母亲所说,好看的柳眉微皱,不过随即又舒缓开来,在高氏有些忐忑的等待中,嫣然一笑。
“既然是天子赐婚,此事也怪不得母亲。”
“而且,女儿也对这位四皇子,有些好奇。”
长孙无垢虽是女子,却也明白只是赐婚皇子妃,根本不至于让杨广派出内务总管陈公公。
可他还是如此做了,可见,她这位素未谋面的未来夫君,貌似很是受杨广重视。
长孙无垢如是想道。
显然,她对于天子赐婚,并没有什么反感。
毕竟,在这个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是这个时代的婚姻观。
当然,这也与长孙无垢,的确对四皇子杨靖,有所好奇有关。
这位四皇子,给长孙无垢的感觉,很是神秘的样子,让长孙无垢生出一丝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
“这几天你为了儿臣的大婚,也挺累的,早些休息。”
杨靖的目光满是关切,关心道。
萧皇后眼眸闪过一抹欣慰之色,笑道。
“母后的皇子成婚,母后又怎会觉得累呢。”
话虽如此,萧皇后美眸还是浮现一丝疲惫。
毕竟好几年不过问这些事情,如今普一接手,还的确有些棘手。
再加上这几年萧皇后因为元德太子一事而伤心不已,伤了身体。
此时接连操心了几日,已经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
不过,看着眼前满是关切之意的四子杨靖,萧皇后便感觉一阵欣慰。
这几日的操劳,都是值得的。
杨靖见状,又关心了萧皇后几句后,直到萧皇后听进去,准备休息的时候,才放下心来。
随后道。
“母后,那儿臣就先回去了。”
“母后早些休息。”
萧皇后点了点头,注视着杨靖离去。
直到杨靖的背影消失在了永安宫外,萧皇后才收回目光,对着不远处的凤儿女官,吩咐道。
“凤儿,你先按照本宫的安排,去叮嘱那些女官以及礼部的官员,操办好四皇子殿下的大婚。”
“等到大婚之日,不允许有任何纰漏!”
萧皇后的美眸闪过一抹寒芒。
此刻的她,不再是那个杨靖眼前的母后,而是一位母仪天下的大隋皇后,一国之母!
周身的威压,令凤儿女官浑身一颤。
连忙恭敬道。
“奴婢遵命!”
“嗯,退下吧。”
萧皇后淡淡的点了点头,随后示意凤儿女官退下。
凤儿女官恭敬应了一声,随后躬身离去。
直到出了永安宫,才感觉身体一轻,长舒一口气。
暗道皇后娘娘还是这般威严,一举一动。
又想到萧皇后最后的表情,一旦四皇子大婚的事情出了纰漏,只怕不仅是礼部的官员要倒霉。
连她这个皇后身边的贴身女官,也好不到哪里去。
想到这里,凤儿打了个哆嗦,连忙快步朝着宫外走去。
她得尽快去吩咐下去。
不然万一四皇子殿下大婚的事情出了纰漏,那就麻烦大了!
……
待到凤儿女官离去后。
萧皇后收起脸上的威严,刚准备做些什么的时候,又想到杨靖的话,无奈一笑。
“这小子,竟然还操心起了本宫的事。”
不过话虽如此,萧皇后脸上却满是欣慰。
毕竟,这表明杨靖在关心她的身体。
如此想着,萧皇后停下了脚步,转身对着不远处恭敬站立的女官,道。
“来为本宫更衣。”
“诺!”
……
与此同时。
杨靖也回到了皇子府。
在两名美貌宫女服侍下,舒舒服服的泡了个澡,享受了一番后。
又钻进由貌美宫女暖好的床褥,感受着床褥上少女的幽香,杨靖露出满足之色。
别管他封不封建,腐不腐败,享受就完了!
……
片刻后,杨靖躺在散发着阵阵少女幽香的床榻上,意念一动。
一册日记本,凭空浮现。
在那日记本一侧,还有一支笔。
杨靖拿起笔,将日记翻到第六页,洋洋洒洒的写下今天发生的事情。
在最后落笔准备结尾的时候,杨靖突然又加了一句。
再有两日,就是本皇子大婚的日子了,期待那一天迎娶完无垢后,系统的奖励。
等到杨靖最后落笔,写完最后一段话后。
耳边随之响起一道机械合成音。
“叮,恭喜宿主完成今日份日记,获得日记奖励:谋略+1”
随着系统的提示音落下,杨靖脑海浮现一股清流。
霎那间,他便感觉到自己的脑子明显更好用了。
与此同时。
就在杨靖这边写着第二份日记的时候。
大兴殿上。
杨广刚刚结束了与百官的朝会。
面色阴沉的从龙椅上走下,在百官的恭送下,朝着殿后的侧门走去。
杨广之所以会如此,则是因为今日朝会上发生的事情。
近些年,一直以大隋属国自居的高句丽,近日不断的骚扰大隋边疆,显然有不臣之心。
而这一情况,也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早在杨广尚未登基之前,高句丽便多次展露出不臣的想法。
特别是这几年,高句丽王朝统一东北地区后,更是开始展露獠牙,大有南下侵犯大隋之心。
杨广虽然好大喜功,却也知道一旦任由高句丽王朝发展下去,便可能出现尾大甩不掉的迹象。
因此,自从杨广登基称帝后,便一直想要打压高句丽王朝,避免其成气候。
这几年来,杨广也一直在力排众议,厉兵栗马,准备东征计划。
而除却高句丽外,大隋境内的世家威胁,也是逐渐扩大。
为此,大隋两任帝王杨坚与杨广,都想要开办科举制,以此打压世家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
只可惜,一直成效微乎其微。
毕竟,这个时代的贫民,连吃饱饭都困难,又拿什么去读书考科举?
再加上世家对科举制度也极为排斥,使得大隋的科举一直成效微乎其微。
可以说,此刻的大隋,算得上是内忧外患。
而所谓的东征计划,则是杨广的一大谋划。
即可以借此打压高句丽王朝,同时,也可以借东征高句丽,消磨世家底蕴。
以此解决大隋内忧外患的处境!
可以说,杨广东征高句丽这一计划,不仅有维护与巩固朝政力量的考量,也有借此打压世家积蓄,实现个人抱负的因素。
种种原因之下,才有了杨广三征高句丽的事迹。
只可惜,由于计划过于理想化,再加上步子迈的过大,以及世家不甘心就此被东征消磨底蕴,多番捣乱,致使大隋三次东征高句丽,均以失败告终。
而三次东征惨败的经历,也使得大隋国力被折腾近半。
大隋最终因为国力损失过多,无力压制国内起义军,致使大隋迎来动乱!
直到世家彻底插手,以及宇文化及与江都之变,令大隋彻底覆灭!
当然,这是大隋原定历史时间线,在杨靖的穿越后,历史的轨道,早已在不知不觉间,出了轨,驶行了未知方向。
……
一刻钟后。
杨广在一众太监、骁果卫拱卫下,回到养心殿。
坐在御案前,静下心来,思索许久后。
对着案前恭敬伫立的大太监,吩咐道。
“去传左右卫大将军宇文述、来护儿以及光禄大夫苏威、御史大夫裴蕴来养心殿见朕。”
“诺!”
那大太监见状,连忙恭敬应道。
随后,快步离去。
待那大太监离去后。
杨广的情绪,也冷静了下来,静下心认真思索着关于东征计划的相关事宜。
每一场大战,所需要准备的事情都是极为繁琐的。
特别是东征高句丽这等大事,其光是兵力调动,便是百万之众。
更不用提相应的辅兵、粮草辎重等事宜。
为了这一次东征计划,杨广可谓是花费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时间来筹备。
而他这一次传召的四人,则是负责这一次东征计划的核心大臣。
比如,左右卫大将军宇文述以及来护儿,便是专门负责远征军调动。
光禄大夫苏威以及御史大夫裴蕴,更是负责了远征军的所需要的粮草辎重、兵器维护等诸多后勤工作。
……
大兴殿内。
随着杨广离去,一众文武百官,也相应离场。
殿外。
右卫大将军来护儿、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等人,正朝着宫外走去。
就在这时。
一名骁果卫走来,朝着为首的右卫大将军来护儿以来于仲文等人恭敬拜道。
“末将参见各位大将军!”
来护儿见状,点了点头道。
“可是陛下有何事找吾等?”
骁果卫作为天子近卫,隶属于杨广直属,一般只听命与杨广一人。
而眼下骁果卫的到来,显然是杨广有事找他们。
闻言,于仲文、荆元恒等人也是朝着那骁果卫看去。
特别老将于仲文与荆元恒,更是想起今日朝会上的事情,都面露思索之色。
显然想着骁果卫所来之事。
那骁果卫被一众老将盯着,面露紧张之色,连忙回道。
“来大将军,末将也不清楚具体情况,只是奉陛下之命,前来请大将军去往养心殿。”
来护儿见那骁果卫所说,点了点头,随后对着于仲文等人说了一句后,便在那骁果卫带领下,朝着养心殿走去。
看着来护儿离去,相对年轻的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开口问道。
“来大将军这个时候被陛下召见,只怕是为了东征一事。”
关于杨广计划东征高句丽的事情,在朝堂上并不是什么秘密,在场众人又都是朝中大将,自然也都知道。
听到薛世雄所说,一众将领不由得对东征事宜议论了起来。
倒是那右翊卫将军于仲文并没有参与议论。
只是把目光落在同样随骁果卫离去的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御史大夫裴蕴以及光禄大夫苏威三人身上。
最后,露出沉思之色,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很快。
养心殿外,被杨广传召的宇文述、来护儿、苏威、裴蕴四人到齐。
四人见状对视一眼,都露出一抹思索之色以及考量。
他们四人作为专门负责此次东征计划筹备核的核心大臣,自然都彼此知道对方负责的事宜。
此时见到杨广一次将他们四人召集,再结合今日朝会之事,便有些明白杨广召集他们来此的意思。
无外乎与,东征高句丽的筹备是否完成。
以及,东征高句丽的兵力部署以及出征时间等事宜。
随后,便见那光禄大夫苏威干咳一声,道。
“诸位,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别让陛下久等了。”
“苏大夫,你先请!”
“吾等一起进去吧。”
说话间,苏威、宇文述、裴蕴、来护儿四人,一同步入养心殿中。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