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顾舒窈谢谨黎的其他类型小说《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顾舒窈谢谨黎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菜明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婆婆是个重男轻女的,但自己两个闺女婆婆都喜欢,郑念慈心里也高兴,就去厨房准备炒点菜。双胞胎洗了野果就去分顾舒窈吃。郑念慈看见一锅的米饭心疼的要死,瞪了顾书仪一眼,该放粗粮的时候一点也不带放的。虽然给婆婆吃没什么,但是多了两张嘴她可舍不得全是细粮,尤其是多了顾家的大金孙。郑念慈拿碗盛了满满一碗出来,说给顾军生留的,然后往锅里倒水,这样多一点。顾军生明明晚上才回来,顾书仪看着饭变粥,难道自己又搞错了,妈妈娘家人吃干的,婆家只能吃稀的。郑念慈又让顾书仪去柜子里拿腊肉,顾书仪想了想拿了块最瘦的,郑念慈满意的点点头。顾老太和顾小叔安心的松了口气,没自己去拿就不会发现柜子里的东西少了。顾书仪虽然感觉柜子空了点,但是没发现少了东西。吃饭的时候,顾...
《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顾舒窈谢谨黎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婆婆是个重男轻女的,但自己两个闺女婆婆都喜欢,郑念慈心里也高兴,就去厨房准备炒点菜。
双胞胎洗了野果就去分顾舒窈吃。
郑念慈看见一锅的米饭心疼的要死,瞪了顾书仪一眼,该放粗粮的时候一点也不带放的。虽然给婆婆吃没什么,但是多了两张嘴她可舍不得全是细粮,尤其是多了顾家的大金孙。
郑念慈拿碗盛了满满一碗出来,说给顾军生留的,然后往锅里倒水,这样多一点。
顾军生明明晚上才回来,顾书仪看着饭变粥,难道自己又搞错了,妈妈娘家人吃干的,婆家只能吃稀的。
郑念慈又让顾书仪去柜子里拿腊肉,顾书仪想了想拿了块最瘦的,郑念慈满意的点点头。
顾老太和顾小叔安心的松了口气,没自己去拿就不会发现柜子里的东西少了。顾书仪虽然感觉柜子空了点,但是没发现少了东西。
吃饭的时候,顾老太顾小叔夹肉快的夹出了残影。顾大宝知道二婶子不喜欢自己,只能吃的速度比其他人快一点,桌子底下扯着奶奶的衣服,期待自己奶奶把肉夹他碗里。
顾老太也不负大孙子所望,自己吃的同时还给自己孙子夹。
顾书仪看的有些目瞪,这速度就像她以前在村里吃席。
顾舒窈他们习以为常,郑念慈还有先见之明的把其中一部分肉炒了白菜。
顾舒窈想起了以前的郑念慈上了一盘肉一下子就没了,不小心把筷子掉地上的顾小弟,捡完筷子起来就看到了一个空碗,问郑念慈上个碗干什么。
直到碗里的肉没了,奶孙三人才从激烈的战场缓过劲来。
顾老太笑着说:“大宝离的远夹不到,我给夹点”。
那肉就放顾老太面前,顾大宝就坐顾老太旁边。
顾舒窈几人:大可不必解释。
当顾书仪夹起白菜,露出一点肉的影子时,就会被眼疾手快的顾小叔夹走,然后顾小叔就会去夹萝卜炒鸡蛋里的鸡蛋吃,等待着白菜里的下一块肉出现。
顾家的家风是不管什么菜,不管是谁,都不可以翻菜,所以他们就算再想吃肉,也只能拼运气手速。
吃完饭,顾书仪主动去洗碗,奶孙三人看着郑念慈准备的一斤鸡蛋糕一包糖酥半斤水果糖,嘴巴都要笑到耳朵后面去了。
顾老太看郑念慈看着筐里的青菜,怕郑念慈翻到下面的东西主动解释道:“这是给三援的”。
顾援朝顾老太的大闺女,嫁给了城里人,离顾家三十几里,这也是奶孙三人匆匆吃个饭就走的原因。
郑念慈看顾老太有点紧张的样子,以为是她怕自己不乐意给小姑子,就没动笑着说:“只有菜吗?要不再装点粗粮过去”。
“不用不用,前些日子给过了,这菜下面还有点菜干,够了”。
郑念慈听到也没说什么,均了一小袋顾老太带的红薯干放过来。
“再给带块肉回去吧,马上也农忙了,好好补补”。
这句话把顾老太顾小叔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连忙摆手激动的喊:“不用不用”。
郑念慈有点诧异,平时他们可是恨不得把东西搬空的。
顾小叔:“留着给侄子吃就行,我们哪能连吃带拿的”。
顾老太附和着:“对,家里还有过年的腊肉,到时候炒了吃也是一样的”。
售货员毕竟工作时间也长了,知道该说什么话,嘴里说着:“下乡做建设光荣啊”。
顾书仪往郑念慈身后躲,只期待快点从这话题上挪开。
顾舒窈感受到售货员的眼神在自己和顾书仪身上来回的切换,礼貌的喊了句:“张姐姐”。
售货员立马笑开了怀,这小姑娘嘴真甜,明明上次她妈妈让她喊的是张姨,就她喊张姐姐,这次居然还喊她。
售货员高兴的从兜里掏出顾客给的花生,塞了过去。
顾舒窈客套的表示不要,郑念慈也跟着在那推辞,脸上的笑毫不遮掩,孩子受欢迎给她长脸。
只有来买衣服的顾书仪在那站的,显的格格不入。
售货员把店里适合小姑娘穿的成衣都拿了过来,看小姑娘一直摸粉色黄色那些颜色嫩的衣服,显的手黢黑,忍不住好心的拿颜色深一点显白的衣服让她看。
顾书仪抬眼看了下顾舒窈穿的碎花衣,心里忍不住想自己穿浅色衣服的模样。
拿了件白色带粉色小碎花的上衣问顾舒窈。
“窈窈,你衣服多,你帮我看看这件可以吗?”
顾舒窈一看松了口气,幸好不是问的那件亮黄的衣服,点头说合适。
顾书仪不是很满意顾舒窈的回答,觉得这个妹妹就是在敷衍自己,自己回来到现在都没主动找自己聊过天的。
顾舒窈认真的剥着手里的花生,花生粒是粉白的,明显从土里刚拔出来不久,顾舒窈把花生剥了表皮放进了嘴巴里,鲜嫩清甜的像新鲜的莲子,只不过多了丝泥土的气息。
郑念慈看着闺女递过来的花生粒,笑的很是开心,捏了两粒放嘴巴里。
明明是来给大闺女买衣服的,郑念慈自己挑选的不亦乐乎。
顾书仪想着妹妹衣柜里的漂亮衣服继续挑着鲜嫩的颜色,想着自己一定要和她的一样好看。
大部分人家只有嫁人才舍得买一件成衣,售货员看不下去就说:“姑娘,买这件,这件合适,你穿上肯定好”。
顾书仪不是很喜欢,就拿起件白衣服和件粉的问郑念慈:“妈妈,窈窈,你看哪件好”。
郑念慈一心都在其他衣服布料上,转头来看就见小闺女说白色好,大闺女放下白色恋恋不舍的摸着粉色。
“窈窈,你是不是不想我跟你穿一样的”。
顾舒窈头顶冒出了问号,不太明白顾书仪的意思。
“没有呀,姐姐”。
售货员就说:“哎呦,闺女,姨跟你说,适合你妹的,不一定就适合你,听姨的买这色衬你肤色”。
顾书仪不是很喜欢这个售货员,明明供销社的售货员都是眼睛长在头顶的,咋这个这么热情。
顾书仪:“谢谢姨”。
售货员一噎,自己才不到三十让她喊姨还真喊,还不如她妹妹年龄比她小喊自己姐,看她还拿着颜色鲜艳的,暗怪自己烂好心。
郑念慈一看想,要颜色好看的可以去扯布做,成衣好看的衣服可值不少钱,还不如和上个月窈窈一样买件的确良回去,连以后结婚也可以穿。
就上前让顾书仪看的确良,顾书仪虽然有点不开心,但想到村里那些知青穿的的确良配绿军裤也同意的挑起了的确良。
最后买了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这是卖的最多的成衣,售货员也没说啥,麻利的包了起来。
当顾书仪看向那些布拉吉的时候,郑念慈却让售货员把衣服收起来说挑好了。
顾书仪忍不住失望,要是以前买一件的确良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看过妹妹一衣柜衣服的顾书仪心里落差大,她还以为可以买好几件衣服呢。
顾书仪本来就不爱笑,一不开心,脸色都有点黑。
郑念慈发现闺女不开心都摆脸上了,心里有点不悦,劝说道:我们买布料回去做,可以做多几套,供销社的布料比百货商店的便宜,可以多扯点。
顾书仪想到自己在农村也是这样的,连那些知青的衬衫都是扯的确良布做的。
“你妹妹衣柜里的裙子都是扯布做的,你挑些颜色,妈也给你做”。
这句话让顾书仪完全开心,没有一点情绪了。
郑念慈又带顾书仪去供销社,大方的让顾书仪自己挑,又给买了不少头花蛤蜊油,看着闺女挑的各种鲜亮的颜色,郑念慈嘴角不由的抽动。
到后面花了郑念慈差不多半个月工资,费劲换来的布票都花完了,郑念慈不由的后悔手太松了。
顾书仪高兴的抱着布料走,还问顾舒窈好不好看,顾舒窈点头说好看,顾舒窈也是第一次见供销社的布料颜色这么齐全。
“都没买你的,你不会伤心吧”
听顾书仪这么说,郑念慈也看了过来,心想刚确实没想到小闺女,连根头绳也没给她买。
顾书仪一副思考做开心大方状。
“妈妈给我买了这么多,我可以分你一些的 ”。
“不用的,姐姐,我的衣服够穿”。
顾舒窈可不敢要,她本来就不想来的,是郑念慈非拉着她来,往常郑念慈每次发了工资都会拉着顾舒窈来百货商店,两人亲亲热热的聊天有个伴,郑念慈都养成习惯了。
顾书仪又说着不用客气,反正布料这么多的。
郑念慈看姐妹俩这么有爱心里很是宽慰,想着布料这么多,看一下到时候能不能给两儿子做件背心。
毕竟是自己疼爱了那么久的闺女,亲闺女回来后窈窈都对自己撒娇少了。
郑念慈主动过去挽着顾舒窈的胳膊说:“窈窈,下个月妈也给你扯身布”。
顾舒窈还是第一次被妈妈主动挽着,平时都是自己挽着妈妈的,不习惯的笑着挽回来说:“妈妈,不用啦,我的衣服够多了,你给姐姐攒着做冬天的衣服吧”。
郑念慈一想到还有冬天的棉衣要做,又一阵心疼,看来今年自己是穿不上新衣服了。
但还是笑着说:“妈妈还能亏了你的,妈给你扯块白棉布做内衣”。
顾舒窈这会倒是没有拒绝了,笑着说:“谢谢妈妈,谢谢郑念慈女士”。
“哐当”一声响,房屋里的母女俩一愣,接着是赶紧跑出来看。
顾舒窈正脸色煞白的站在门口,地上的红牡丹陶瓷盆显然是刚刚出动静的来源。
郑念慈心慌的看闺女又转头看母亲,脸上都是懊悔不已,郑老太手脚慌乱的把顾舒窈带进房里。
顾舒窈神情恍惚的跟着走,她不相信刚刚听到的话,又觉得难怪,难怪妈妈这几天老去邮局打电话,难怪这几天只要被人提起自己是妈妈的闺女,妈妈就会黑脸。
顾舒窈其实遇到过被调换孩子的家庭,有在医院男孩变女孩的,有同个大院一块生活发现对方孩子更像自己的,养不起给别人的,也有嫌是女孩被丢掉长大后父母找来的。
顾舒窈觉得有很多类似的家庭,连筒子楼里也有拿去换粮食的。
她有时候也想过自己比顾家人好看太多,没少幻想过自己是捡来的,但这也不代表真的想。
如果自己不是亲生的,亲生的要回来了,那自己该去哪里,自己是谁家的孩子。
郑念慈郑老太不知道顾舒窈听到了多少,看这反应八成是听见了不少,但还是抱有丝希望的说刚刚说的是别人家。
顾舒窈认真打量着郑念慈的脸,除了脸形像,鼻子眼睛没有一个像的地方,难怪筒子楼的人会那么说。
因为顾舒窈长的好,筒子楼里的邻居没少说顾舒窈好看的不像顾家亲生的。
郑念慈看闺女好半天没有反应,好半天才哭了出来,连忙手忙脚乱的给闺女擦着眼泪,心疼的不行,哪还有前几日的怨气。
郑老太倒是反而松了口气,没吓傻就好,知道也没事,哭一场就好了。
“妈妈,我真的不是你生的吗?”。
顾舒窈从刚刚的对话里已经大概听出来了,自己不是亲生的,现在要把亲生的接回来了,但顾舒窈还是不死心的问。
父母对她确实好,这也是她没怀疑过的原因。
“窈窈,你别哭了,你哭的妈妈心都要疼化了,你就是妈妈的闺女,刚刚都是妈妈胡说的”。
“窈窈,姥的乖孙,你别哭了,就多了个姐姐而已,还是和现在一样的”。
郑老太把顾舒窈抱进了怀里,用手给顾舒窈擦着眼泪,往日讲究的姥孙三人,都没心情拿手帕擦。
怎么会一样,自己不是亲生的怎么会一样,一切都不一样了。
如果对方在西北农村的话,那是不是自己以后都要去农村生活了,顾舒窈是知道农村的日子的,有干不完的农活,自己回去要是干的不好会不会遭嫌弃。
因为对这未知的恐惧,顾舒窈强忍着没有问出口自己本来的家,欺骗自己只要不问就不会回去。
看着顾舒窈眼泪两三滴的往下掉,郑念慈都要心疼坏了,也跟着掉眼泪,心里怪自己刚刚嘴上没把门,明明都商量好了。
郑老太没好气的瞪闺女一眼,就不应该把顾舒窈带过来,等下亲闺女没感情,养了那么久的闺女又生分了。
怎么安慰都没有用,郑念慈知道顾舒窈这次是真的伤心了,只能焦急的继续劝。
听着妈妈姥姥的安慰,顾舒窈脑子开始异常的清醒,没有一开始知道时的天旋地转。
如果留下来的话,对方应该会怪自己抢了她的生活吧,她过的不好的话,妈妈也会怪自己吧。
城里有些父母养不过来就会把孩子送乡下爷奶家去,回来了父母也会和孩子生分,孩子也会心理不平衡的埋怨城里的父母姐妹兄弟,多少都会生嫌隙。
别说自己这还不是那回事,是直接抱错了孩子,顾舒窈想到了这几天郑念慈的忽冷忽热,顾舒窈心一横的说:“妈妈,我也回去吧”。
郑念慈没反应过来,傻愣愣的问:“回,回哪去?”
“回…回我自己本来的家去,这是她的家,我不能那么自私的霸占她的位置”。
顾舒窈抽噎着说,她在心里给自己做心理安慰,自己留下来的话,迟早都会出问题的,说不定那个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就当下乡当知青了吧。
顾舒窈也不知道事情经过,从刚刚偷听到的内容里,应该是当初在西北生时被抱错了,顾舒窈只祈祷事情没那么糟,不是自己亲生父母偷换的孩子。
这次轮到郑念慈慌了,她这些日子是会想自己把顾舒窈照顾的这么好,亲闺女却在乡下受苦,但她从来没想过把顾舒窈送回去,要不是被顾舒窈听到了,都打算瞒着这件事。
“窈窈,你不能回去,你回去了妈妈怎么办啊,接她回来你就是多了个姐姐而已,你要是真的不喜欢她,妈妈…妈妈把她送你奶…”。
意识到闺女要说什么,郑老太反应快的掐了把闺女的大腿。
什么话都往外说,就算真打算送乡下爷奶家去也不能说是因为她的缘故啊,这样以后姐妹俩八成不合。
“窈窈,这不是你的错,你不用回去”。
“姥姥,可是…那她怎么办”。
“把她接回来就是,家里又不是多养不起一个孩子,窈窈,是真的只多个姐姐而已,到时候和老弟小弟一样,你们就是双胞胎姐妹”。
“窈窈,你不要想太多,你永远都是这个家的孩子,你姐姐她只是被偷走了,那是人贩子不是你的父母”。
顾舒窈只听到了那句人贩子,没听到后面那句,只想着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真的是被调换的,那调换她们的,肯定是自己爸妈吧,那自己就是罪人的孩子了,顾舒窈更确定自己要回去了。
经过郑念慈郑老太的轮番解释,顾舒窈才知道事情的完整,自己是在医院被顾奶奶捡到的。对方压根不是自己的父母,那家人偷走了顾家的孩子并不是换走的,如果顾舒窈去的话可能会被卖给村里的老光棍。
顾舒窈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欺骗自己,前几天妈妈是真的回了趟乡下奶奶家,气呼呼的回来连粮食也没带。
先死皮赖脸的待着吧,找着工作提前高中毕业搬出也行,顾舒窈这么想着就没提回去的事了。
顾家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夫妻俩工资也不少,郑念慈会给孩子几厘钱几分钱。
顾小弟和顾老弟凑了半天买了三根最便宜的冰棍,冰凉的冰棍让几人身心都舒畅了,风一吹来带走了夏天的烦热。
双胞胎也是大方,两人共同吃一根,让两个姐姐一人一根的,还是黄如珠看不下去双胞胎同舔一根的,又给他们买了根最贵的奶油冰棍。
结果两人又一起舔起了奶油冰棍,还问顾舒窈黄如珠要不要吃。
黄如珠:……
顾舒窈拉住了还想回去买冰棍的黄如珠,一下子吃太多,等下两人又不吃饭了,而且再买根奶油冰棍,两人也八成还是一起舔。
当郑念慈回来看见顾书仪在做饭的时候,匆匆跑过去看,没有往日的高兴夸她能干,而是说:“哎呦,煮白米的,你咋那么快煮了玉米面”。
顾书仪听到这话都傻了,还真的是自己煮错了。
“平时都是吃粗粮的”
郑念慈听到闺女的反驳忍不住皱眉,顾书仪感受到母亲的低气压小声的说:“我…我不知道今天吃细粮”。
郑念慈听到顾书仪煮了七人份的玉米面,抱怨道“哎哟,你那么快做饭干什么,你不知道今天珠珠来了吗?”。
说着看了一圈没发现黄如珠也没看到其他人郑念慈问:“你珠珠姐没来吗?”
顾书仪心里咯噔了一下,那个乡巴佬来了还真的得做白米饭,心里有点委屈。
郑念慈心想没来玉米面也行,就是这跑了三个供销社的虾白买了。
就听到闺女闷闷的说了句,来了,她们出去玩了。
郑念慈连着跑了三个供销社本来就累的有点情绪,听顾书仪这么说更觉得心里冒火。
“知道珠珠来了,你怎么煮玉米面。
顾书仪想到出去玩的几人,自己留在家里干活还得挨骂更委屈了。
郑念慈还想说什么,看低着的闺女开始掉泪珠子,也没继续说了。心里恼火,觉得这倒忙帮的,还不如像其他几个孩子一样一边玩去。
让顾书仪去别处待着,又想到自己还要处理虾又把她叫回来看炉子里的火。
顾舒窈几人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差不多吃饭了,顾军生也回来了。
双胞胎心虚没给顾军生郑念慈留冰棍,乖乖的跑去洗手拿碗筷。
顾舒窈看了一下,今天的饭是白米饭混合着玉米糊糊。
顾家夫妻俩工资挺高的,养三个孩子也没问题,但是这个年头粮食紧缺,每人每月的粮食是定量的。
有钱没票也不一定能买到粮食,顾家平时都是粗粮细粮混着吃,只有每隔几天能吃一次全精细粮,这还是因为郑念慈经常去郊区乡下顾家爷奶那换粮的原因。
郑念慈热情的招呼黄如珠坐下,然后给黄如珠递过去一碗白米饭,挨个给其他人一碗玉米面米饭。
顾小弟脸上挂满了笑容,虽然米饭里有玉米面,但基本上还是白米饭。
顾舒窈看向自己的碗和其他人的碗,发现还是大有不同的,黄如珠的是纯米饭,双胞胎的是掺着少量玉米面的米饭,顾舒窈和顾军生的是玉米糊米饭参半的饭,只有郑念慈和顾书仪的碗里只有玉米糊糊。
顾书仪脸上都是震惊不敢相信,刚刚在厨房郑念慈这样盛饭她就惊讶了,因为回来的这些日子家里都是讲究大家吃一样的,郑念慈当时跟她说今天的玉米糊煮的浓稠会很好吃,她还笑着说是。
顾书仪看着顾舒窈进了房里有点失落,她还以为大家会像奶奶喜欢自己一样,欢迎自己呢,但是除了小舅妈热情的问话,其他人也没有什么反应,尤其是自己最抱有期待的姥姥。
顾舒窈一进去,郑老太就从炕柜里拉出一个铁盒打开,拿了块枣泥糕递给顾舒窈。
顾舒窈看着满满一盒的枣泥糕,知道是大姨给的,这小老太没舍得吃,也挑了一块塞她嘴边。
“姥姥,咱们一块吃”。
郑老太开心接过笑着说:“嘿嘿,好,好,一块吃一块吃,姥姥和窈窈一块吃”。
顾舒窈这才满意的说:“姥姥,好东西要一块吃才更好吃呢”。
顾舒窈把枣泥糕放嘴巴里,嘴巴里的枣泥糕很是松软,带着枣香的红枣有颗粒感。
郑老太关切的问:“是是是,窈窈说的是,孩子,你在家没受什么委屈吧”。
顾舒窈看着老人关切的眼神感觉心里暖暖的,卧进了老人怀里,撒娇的说:“姥姥,我好想你啊,我在家和以前一样啊,爸爸妈妈对我很好,我怎么可能受委屈,当然没有受委屈了”
郑老太以为是顾舒窈不肯说就直白的问:“那丫头没为难你吧,没把你的事情抖出去吧”。
顾舒窈听到郑老太的话感动的眼眶一热,明明姥姥知道自己不是她的亲外孙了,完全没有血缘关系还是这么关心疼爱自己。
“姐姐她很好啊,对我和弟弟他们都挺好的”
看郑老太满意的点头,顾舒窈又接着说:“她好像不知道我不是她亲妹妹”。
郑老太听到这话倒是有些诧异,当初说把她给顾大伯一家,郑念慈还是认了回来,郑老太就以为她知道事情的真相,主要俩人年龄相当,长得又不一样的。
“爸爸妈妈跟她说我俩是双胞胎”
“那就好,窈窈你记住,这永远都是你的家,姥姥也会一直是你的姥姥,你那个姐姐在外面受了不少苦”。
“她刚回来,你妈他们对她的关注也就多点,你这段时间就委屈一下”。
顾舒窈乖乖的点头答应,姥孙俩又说了好一会话,然后让顾舒窈把顾书仪叫进去。
顾书仪看着郑老太的样子有点怵,虽然郑老太长的不吓人。
郑老太收起严肃的表情笑着让顾书仪坐下,又从炕柜里拿出一纸包的糕点出来打开让顾书仪挑。
“姥姥第一次见你,也不知道你爱吃点什么,来,孩子,你自己挑”。
顾书仪看着盒子里各式各样的糕点挑了块粉色桃花形状的,咬了一口,细腻香甜,长的像鲜花,味道却像甜甜的水果糖。
“乖孩子,这些年委屈你了,受了不少苦吧”。
郑老太拉过顾书仪另外一只没拿糕点的手,接触摩擦了几下,感受到了掌心的茧子。
顾书仪心被触动了一下,刚刚姥姥在外面脸这么黑,还以为是不喜欢自己呢,原来姥姥和奶奶一样是外表看起来不好相处啊,实际上还是心疼自己的。
郑老太和顾老太的想法不一样,顾老太想长大了找回来刚好可以嫁出去省了好多粮食,郑老太的想法是这么大了找回来,跟家里的关系能好吗?
要是早点或者晚点找回来也好啊,但是事情已经这样了,也没什么办法,郑老太只能顾好眼前。
郑老太:“闺女,你叫书仪是吧”。
顾书仪点头,顾老太又继续说:“这还是当初姥姥和你姥爷专门翻书给你取的,姥姥姥爷啊,就希望你这孩子能大方优雅的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