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办书屋 > 其他类型 > 玉熙庄子的小说嫡女重生记阅读

玉熙庄子的小说嫡女重生记阅读

玉熙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六月的天,热得让人心烦。玉熙从学堂出来,回到蔷薇院,取了帕子擦了满额头的汗珠,嘀咕着说道:“怎么这么热呀?”以前她没觉得夏天有这么热呀!现在才六月,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墨菊端来一碗冰镇酸梅汤:“姑娘喝一碗,喝了就会凉爽了。”玉熙喝完一碗酸梅汤,舒畅了许多:“幸好中午不用回来,要不然非得热死。”天气太热,宋先生中午就让玉辰跟玉熙留在玉兰苑。墨桃一边用白娟地绣孔雀团扇给玉熙扇风,一边说道:“这都半个月没下雨了,天气自然闷热。若是下一场雨,就凉爽了。”墨菊快言快语道:“自从边城的事出来以后,就再没下雨了。现在外面的人都在说这是老天的责罚。”玉熙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老天爷要惩罚也该惩罚宋家,怎么会折腾百姓呢!也不知道是谁传出这样恶毒的传闻。”...

主角:玉熙庄子   更新:2024-12-28 09: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玉熙庄子的其他类型小说《玉熙庄子的小说嫡女重生记阅读》,由网络作家“玉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六月的天,热得让人心烦。玉熙从学堂出来,回到蔷薇院,取了帕子擦了满额头的汗珠,嘀咕着说道:“怎么这么热呀?”以前她没觉得夏天有这么热呀!现在才六月,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墨菊端来一碗冰镇酸梅汤:“姑娘喝一碗,喝了就会凉爽了。”玉熙喝完一碗酸梅汤,舒畅了许多:“幸好中午不用回来,要不然非得热死。”天气太热,宋先生中午就让玉辰跟玉熙留在玉兰苑。墨桃一边用白娟地绣孔雀团扇给玉熙扇风,一边说道:“这都半个月没下雨了,天气自然闷热。若是下一场雨,就凉爽了。”墨菊快言快语道:“自从边城的事出来以后,就再没下雨了。现在外面的人都在说这是老天的责罚。”玉熙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老天爷要惩罚也该惩罚宋家,怎么会折腾百姓呢!也不知道是谁传出这样恶毒的传闻。”...

《玉熙庄子的小说嫡女重生记阅读》精彩片段


六月的天,热得让人心烦。

玉熙从学堂出来,回到蔷薇院,取了帕子擦了满额头的汗珠,嘀咕着说道:“怎么这么热呀?”以前她没觉得夏天有这么热呀!现在才六月,还不是最热的时候。

墨菊端来一碗冰镇酸梅汤:“姑娘喝一碗,喝了就会凉爽了。”

玉熙喝完一碗酸梅汤,舒畅了许多:“幸好中午不用回来,要不然非得热死。”天气太热,宋先生中午就让玉辰跟玉熙留在玉兰苑。

墨桃一边用白娟地绣孔雀团扇给玉熙扇风,一边说道:“这都半个月没下雨了,天气自然闷热。若是下一场雨,就凉爽了。”

墨菊快言快语道:“自从边城的事出来以后,就再没下雨了。现在外面的人都在说这是老天的责罚。”

玉熙觉得这是无稽之谈:“老天爷要惩罚也该惩罚宋家,怎么会折腾百姓呢!也不知道是谁传出这样恶毒的传闻。”

云老将军的死,朝臣纷纷上折子要求皇帝重新会审铜城事变。可惜皇帝这边同意三司会审,圣旨刚下燕老三就在天牢畏罪自尽。燕老三一死这事就陷入了僵局。不过也因为云老将军这一闹,燕家的人没因为燕老三而牵连进去,皇后跟太子暂时也安稳。京城,面上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

玉熙以前再不管事,但像太子被废这种大事还是知道的。按照记忆,太子也是数年后才废的。

正想着事,丫鬟说方妈妈过来了。

方妈妈这次过来,是有一件事要与玉熙商量的:“姑娘,上元街上有一店铺出售。我私底下打探过,那店铺大概在四千两左右。”也是方妈妈知道玉熙想要置办产业,所以她就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玉熙皱了一下眉头,问道:“包子铺一年租金就要三百两,这店铺才四千两,是不是不大妥当?”玉熙觉得这店铺有些便宜,怕其中有诈。

方妈妈忙说道:“姑娘,那家店铺没有后院,所以才卖四千两。若是姑娘要买,价格还可以往下压一压。”

听了这话,玉熙也点了下头:“我跟大伯母说一声,让向管家去看看,若店铺确实不错那就买了。”

方妈妈将自己的打算说了一下:“姑娘,若是这店铺买了我们也不用租出去,直接用来卖杂货,到时候肯定能赚钱。”

玉熙很奇怪地问道:“卖杂货能赚钱吗?”

方妈妈如今可有心得了:“姑娘是不知道,像绿豆糕、糖果什么等物在上元街很有行情。姑娘是不知道,上元街的那些个商铺卖的这些个东西味道都不怎么样,但生意都很好。若是我们自己做的卖,到时候不愁没有销路。”

玉熙想也不想就摇头否决了:“不成,妈妈,你忙包子铺已经够辛苦了,再多开一家店铺,身体肯定受不住。”

方妈妈笑道:“我准备再去买两个人,到时候教她们做就成。那店铺离包子铺不远,到时候做糕点什么的可以在包子铺做。”包子铺中午跟下午没什么生意,若要做糕点糖果这类东西,到时候中午跟下午就不做生意了。

玉熙以前并不通庶务,但现在却是努力在学。可就算现在学了一些,在外磨练一年的方妈妈也比她强多了去:“妈妈觉得可以,那就试一试。不过可不能累着自己,要不然两个店铺我都不开了。”

方妈妈笑着说道:“姑娘放心,我不会累着自己。我还要看着姑娘长大成人。”嫁人的话就直接省略掉了。

买店铺的事得赶早,要是晚了就会被别人买走了。送走了方妈妈,玉熙就去了正院寻秋氏,说了自己想买铺子的事。

秋氏吓了一大跳:“买铺子要花不少的钱?你哪里来那么多钱?”

玉熙早准备好说辞:“我娘过逝的时候给我留下一点钱,这事只有方妈妈一个人知道。以前方妈妈觉得这是我娘留给我的嫁妆,所以准备过些年再告诉我。现在方妈妈在外经营包子铺,想事也跟以前不一样了,觉得这钱压在箱子底下也是死钱,还不若置办产业,这样每年有收息手头也活泛。”虽然众人都知道她娘拿了嫁妆去给娘家人打点,但是否真的一点都不留给她,外人是不清楚的。如今她说她娘留了钱,大半人还是会相信的。

秋氏有些惊讶,她还以为宁氏一分银子都没给玉熙留呢:“你娘给你留了多少银子?买一个店铺,就算是在上元街,一个店铺也需要三四千两。”上元街虽然比不上东西两街,但上元街的位置也不错,周围居住的人家手头都有两活钱,在那边开店铺生意也很不错。所以那边的铺子,也不便宜。

玉熙说道:“一万两。”

秋氏吓了一大跳,竟然会有这么多?她记得宁氏的嫁妆也就两万两出头,竟然会给玉熙留一万两。都说宁氏将嫁妆用掉了,看来传闻不可信:“确定吗?”

玉熙将放在袖子里的银票递给秋氏说道:“这是银票。”玉熙特地要求对方银票一定得是六年前发行的。

秋氏接过银票看了下,她经手的银票很多,拿在手上就知道是真是假的:“这银票是真的。”说完后问道:“玉熙,你真准备要买在上元街吗?上元街的店铺买下来,到时候租出去租金并不多。”上元街的店铺一年租金有三百两已经算是很高的了。

玉熙将方妈妈的打算说了一下:“我觉得方妈妈这法子可行。”方妈妈说得头头是道,玉熙觉得开个杂货铺,肯定比出租赚钱。

秋氏听了在心里衡量了一下,说懂啊:“这样,我让向管事去打听一下,若是真如方妈妈说的,这店铺我们可以买下来。”顿了一下,秋氏又说道:“玉熙,那假店铺大概三千多两就能拿下来,剩下的这六千两你打算如何处置?”

玉熙望着手上的银票,问道:“伯母,我还想置些产业。伯母说置办什么产业好呢?”她手上看着钱是不少,但其实仅连在东西两街买一个铺面都不够,那辆地方的铺面上万两都是打底的。而玉辰在西街跟东街的两个铺面每年只租金就有四千多两。

秋氏考虑到玉熙的实际情况,建议玉熙买田产:“我的意思是最好置办田产,田产旱涝保收。”

玉熙也更趋向买田产,田产虽然收益不高,但胜在稳妥,而且年年都有。若是到时候开杂货铺子,庄子上的东西也有销路。想到这里,玉熙灵光一闪,说道:“伯母,若是买田产,我想最好是带有山林的。到时候在山上种果树,做了果脯拿去杂货铺卖。”

秋氏并不看好玉熙的想法,不过山林的价格都不贵,买一两座山林也没什么问题:“若是要带山林的田产,那位置可能会比较偏僻。”京城附近肯定是没有了,要有也都给人家占了去。

田产不如店铺,地段偏一些也没关系。玉熙点头道:“可以的。”

玉熙要置产这么大的事,肯定瞒不过老夫人。秋氏干脆带了玉熙去见了老夫人,将这件事说了。

老夫人听到宁氏留下一万两银子,神色微动。不过她的异样没人看得出来:“你什么时候知道银子的事?”

玉熙说道:“今天才知道的。”

老夫人问的问题都是在点子上:“为什么方妈妈以前不说?现在才说?”

玉熙将跟秋氏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老夫人也从中找不着破绽。因为不是要她拿钱出来给玉熙置办产业,老夫人自然没什么意见:“既然四丫头你有这个成算,老大媳妇你帮着她看看哪里有田产可买。”玉熙手头上的东西将来都得当成嫁妆,东西越多,将来嫁妆越丰厚,国公府的名头也好听。

人都出去,老夫人这才放下手里的佛珠,与身边的罗妈妈说道:“去问问申婆子,四姑娘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

罗妈妈心头一凛:“老夫人认为这钱不是宁氏留给四姑娘的?”

老夫人很肯定地说道:“宁氏嫁妆总共也才两万多两,当时宁家出事急需银子打点,宁氏的田产铺子卖的价格都不高,就算她给四丫头留了银钱,能留下三四千两就很不错了,怎么可能留下这么大笔的钱。”老夫人倒没怀疑这些钱是玉熙赚的。只是玉熙当初开包子铺当过首饰,所以她怀疑这些钱也是玉熙当首饰当得。

罗妈妈却觉得这银子是宁氏留下的:“老夫人,一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若这银子是姑娘当首饰得的,那首饰不得都当光了。这么大的事,申妈妈不可能不知道。”这么大的时候,申妈妈知道,肯定会第一时间过来告诉她的。

老夫人也是有这个顾虑,当时才没吭声:“去问问。”

罗妈妈出去,没多久就回来了:“老夫人,申婆子说登记在册的首饰全都完好无损地锁在匣子里。”

老夫人又转动起了佛珠,问道:“最近四姑娘有什么异常?”

罗妈妈摇头道:“这段时间四姑娘除了时常说觉得疲惫,其他没任何异常。”疲惫那是因为用功过度,这不算异常。

老夫人疑惑了:“莫非还真是宁氏留下来的。”老夫人再如何精明,也不可能想到这钱是玉熙赚的。

罗妈妈说道:“老夫人,宁氏也是个当娘的,不可能不给自己儿女留一点钱财。我觉得这钱应该是宁氏留下来的。”一来众人不可能想到这钱是玉熙赚的,二来玉熙找的借口也合情合理。

老夫人想着宁氏宁愿将这笔钱给一个老妈子管着,也不让她保管,这等于是说宁氏相信一个老妈子也不相信她了,这让老夫人心里头就不舒服她有多喜欢玉熙的亲娘蒋氏,就有多讨厌宁氏。不过人已经死了,再追究这些也没什么意思。


玉熙等了一刻钟左右,玉辰终于出来了。玉辰穿着十二件单衣,堆着高髻,发髻上插入了珠翠。

这么一副盛装打扮让玉熙愣住了,学规矩时穿这么一套衣服,还不得累死了。

桂嬷嬷看到玉熙,眼中流露出不满,问道:“为什么四姑娘你没有换衣服?”

玉熙又不傻,如何不明白桂嬷嬷话里的意思,这意思为什么她没有着盛装了。玉熙说道:“我没有这样的衣裳。”

玉辰轻声细语地说道:“侍琴,你去取那套淡绿色的衣裳给四妹妹穿。”

玉熙说道:“姐姐,你的衣服我穿不了的。”玉辰可比她高了半个头,一看就不相称。

玉辰笑着道:“是去年做的衣裳,一直放着没有穿。四妹妹应该穿着正合身。”

玉熙感激地说道:“谢谢三姐。”其实玉熙在心里却是在吐槽,这样的盛装做好了没穿过,完完全全就是浪费呀!

玉熙随着丫鬟去了玉熙的卧房,先在净房里换的衣裳。这次换衣裳可不是仅仅换外套,是从里带外都换掉。

丫鬟很快捧来了衣裳,也是十二件单衣,这些单衣全都是用的贡缎,衣服上的花纹绣得也很精致。

衣服穿在身上,稍微有些偏大。

穿好了衣裳,得重新弄过头发。玉熙就坐在梳妆台前,看着梳妆台上的象牙、黄杨木等十几把梳子,还有鎏金粉、银向珍珠珐琅粉盒等,玉熙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了。

侍琴取来两个首饰盒,打开时候差点没晃花了玉熙的眼睛。看着里面精致贵重的首饰,玉熙终于绷不住了。这里面随便一样首饰都与她娘留给她的首饰差不多。问题是,这些对玉辰来说还都只是一般的东西,要不然也不会这么随意拿出来。

侍琴看着玉熙神色不动,心里有些嘀咕,以前一直听侍书说四姑娘眼皮子浅,可她瞧着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呢!

弄了小半个时辰才弄妥当了。

玉熙望着镜子里顶着一个高髻,高髻上还插着满当当的首饰的人,忍不住嘀咕,这还是自己吗?看着就跟个小老太婆似的。

发髻太高,首饰太多,衣服也太繁琐,玉熙自己走不稳当,得需要身边的丫鬟扶着才成。玉熙很想哭,这哪里是学规矩,这完全就是受罪呀!跟上辈子虐她的那嬷嬷差不多呀!

桂嬷嬷看着重新梳洗过的玉熙,还是不大满意,不过这会又不能再耽搁时间了,要不然一个下午就没了。桂嬷嬷说道:“四姑娘,走段路给我看看。”

玉熙这个时候只想让自己走得稳当别摔着了,哪里还会去注意什么仪态风姿的。

桂嬷嬷忍不住摇头,这也太差了。当下朝着站一边的玉辰说道:“三姑娘,你走一段路给四姑娘看看。”

玉辰提了裙边走得很慢,几近悠闲的步伐,优雅动人。看得玉熙很郁闷,这就是差距呀!

一个上午学下来,玉熙不知道摔了多少回,至于走错多少回根本就不记得了。

玉熙学得不好,桂嬷嬷也不骂人,更不会打人,只会让你重做,一直到你做好为止。不过玉熙的表现让桂嬷嬷觉得玉熙是块朽木了。

一个下午整出来,玉熙觉得比写五百个大字还累。终于结束了,玉熙想要将衣服换了,却被桂嬷嬷阻止了。

桂嬷嬷说道:“姑娘穿了这衣服回去吧!”

玉熙张了张嘴巴,穿这么一身笨重的衣裳回去,不得热死她呀!不过玉熙意识到这行为不妥当,赶紧闭了嘴巴,然后小心说道:“嬷嬷,现在外面很热,我要穿了这衣裳回去妆容肯定要花的。”

桂嬷嬷皱了一下眉头,不过最后还是答应了玉熙的要求,说道:“四姑娘回去以后也得好好练练,不能松懈了。”

玉熙虽然全身都不舒服,但还是很恭敬地应道:“嬷嬷放心,我回去定会好好练习。”

桂嬷嬷点了一下头,不过转头她就与全嬷嬷说道:“三姑娘规矩已经学得很好,只要稍加引导就成。可四姑娘一身的小家子气,得从头矫正。”桂嬷嬷不是不能矫正,但是她不愿意为玉熙浪费时间。

全嬷嬷知道桂嬷嬷的意思,这是让她教四姑娘了。全嬷嬷也不反对,只是说道:“我若是下午教四姑娘,晚上的药膳就得提前准备。”

桂嬷嬷道:“这个没关系。到时候交代丫鬟,让她们看好火。”

回到蔷薇院,玉熙真个人都快虚脱了,无力地坐在椅子上。要天天这样玉熙不知道自己身体能不能撑得住,真是太折腾了。

晚上练字的时候,才真正叫痛苦。只要一抬手,就疼得龇牙。这还是第一天,若天天这样估计得疯了。

玉熙第二日起床的时候,全身都疼。玉熙自言自语道:“真是受罪。”上辈子受了一回罪如今还要来一遭,这日子这没法过了。

用完早膳去了玉兰苑,看着完好无损面色如常的玉辰,玉熙只有佩服的份了。咳,还是不要比,否则想死的心都有了。

下午的时候,玉熙就知道以后就全嬷嬷教她规矩了。接二连三被人嫌弃这感觉真心糟糕。不过玉熙很快按捺住心底的异样,只要能学到东西就好,其他都不重要。

玉熙的一样,全都落在了全嬷嬷的眼里,倒是让全嬷嬷对她高看了一眼了。

全嬷嬷比桂嬷嬷要好说话,玉熙跟着她学,做得不对的时候她就将做错的地方示范给玉熙看,还叮嘱玉熙如何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日下午,玉熙学得比较轻松,学得东西也多。

全嬷嬷觉得玉熙并不是朽木,不过是身边缺少了教导,很多东西都不懂。但学得很认真,而且领悟能力也很强:“明日学跪拜礼。”

玉熙觉得全嬷嬷比较好说话,忍不住说道:“嬷嬷,明日是不是不用再穿这套衣裳了?”这衣服穿在身上真心不舒服。

全嬷嬷摇头道:“必须穿。”

玉熙想到要一直穿下去,她的脖子以后会不会直不起来。

全嬷嬷说道:“四姑娘,只有穿着正服学规矩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你穿着盛装学规矩是为了你好,以后你就知道了。”

桂嬷嬷不说话时带着三分笑,但全嬷嬷看着是个很严肃的。可等接触下来玉熙觉得两人完全相反,全嬷嬷其实更好相处:“嬷嬷,我不是不想这样穿,而是首饰太重,我脖子到现在还痛着。”

全嬷嬷让玉熙坐在椅子上,她给玉熙按摩了一刻钟。

玉熙最开始觉得很疼,难受得额头都出了汗珠,可慢慢的她就觉得全身都舒服,脖子也不疼了。玉熙心里一阵狂喜,问道:“嬷嬷,你会医呀?”这样子,分明就是懂医术的呀!

全嬷嬷没应这话,只道:“以后下课,我都给你按摩一刻钟。”

玉熙欢喜地行了一个谢礼。还没等玉熙说出道谢的话,全嬷嬷说道:“谢礼不是这么行的。”也不算是玉熙错,只是教养嬷嬷的要求自然是很高的。

玉熙脸刷地红了。

晚上,桂嬷嬷寻了全嬷嬷,问道:“四姑娘今日学都如何了?”两人在宫里关系不错,这次也是桂嬷嬷邀了全嬷嬷到国公府。

全嬷嬷说道:“四姑娘天份也许比不上三姑娘,但毅力与心性却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一个下午没叫一声累也没一点抱怨,更没有一点不耐烦,一直在认认真真地听她的教导。,孺子可教。

桂嬷嬷笑着说道:“你觉得好就成。”也许四姑娘确实有过人之处,但跟三姑娘比,却差远了。

红珊花了三日的功夫,终于打探了桂嬷嬷跟全嬷嬷的底细了。红珊说道:“姑娘,两个嬷嬷的来历都打听清楚了。桂嬷嬷是正七品的女官,原先在慈宁宫当差,后来太皇太后殁了就进了尚仪局专教人规矩礼仪;全嬷嬷是从七品的女官,在尚食局当差,听说全嬷嬷擅长做药膳。老夫人能请到两位嬷嬷也是花费了很大的力气的。”

玉熙听到全嬷嬷擅长做药膳眼睛一下亮了。擅长做药膳,也就表示嬷嬷懂药理。玉熙知道以她的身份学医是妄想,但不能学医不表明不能学习药理呀!学药理对自身有好处,若是全嬷嬷愿意教她学药理,老夫人肯定不会反对

红珊还是第一次看到玉熙的目光这么热切:“姑娘,可有什么不对吗?”姑娘这眼神看着真吓人。

玉熙心思一转,笑着说道:“我只是没想到两位嬷嬷竟然都是女官,难怪我觉得她们不一样。对了,常嬷嬷呢?”

红珊道:“常嬷嬷数年前就从宫里放出来的,这些年一直早教导大户人家的姑娘规矩,名声很不错。”

玉熙听到这里,心里头隐约有些不舒服。就算老夫人不喜欢玉如跟玉婧,可也为他们请来好的教养嬷嬷。那为什么上辈子对她就不闻不问,任凭武氏作践她呢!

红珊觉得玉熙今天很不对,一会欢喜一会难过,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姑娘,是不是不舒服?”

玉熙笑着摇头道:“没什么。只是手有些酸,晚上还得写一百个大字,想着就手疼。”

红珊见状忍不住劝道:“姑娘,天天写,也不差这一日。一日不写也没什么的。”

玉熙摇头道:“先生说想要练好字就不能三天晒网两天打渔,得日日坚持,要不然永远写不出好字出来。”

红珊就是觉得玉熙太辛苦了。

玉熙笑着说道:“辛苦谈不上,就是手有些酸。”做事,一定得要好好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废。

PS:明天更新时间调整为中午十二点,晚上八点。


收服了红珊,让玉熙心情大好。

玉熙多说了两句:“你堂姐是苦,可最关键还是她自己露怯了,所以才被人踩在脚底下。”能做到老夫人的贴身丫鬟肯定有两把刷子,所以排除了性子软弱的可能,唯一剩下的就是她害怕被休弃,心里有了顾忌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只可惜,别人不会因为你的退让就心存感激,相反,这些人只会得寸进尺。这是她上辈子得到的教训。

红珊心里有些惊骇,从头到尾她都没说她堂姐是什么样的人:“姑娘怎么知道我堂姐露了怯?”

玉熙轻笑一下:“你爹是国公府有头有脸的人,还会怕一个举人?你堂姐忍气吞声,肯定是有所顾忌。”

红珊苦笑道:“姑娘说的是,我那堂姐怕自己被休孩子受苦,所以委曲求全。如今她已经同意了堂姐夫纳妾了。”

玉熙道:“你堂姐的退让只会让你堂姐夫一家变本加厉,她的苦日子还在后头。”

红珊心里一滞,仰头望着玉熙说道:“姑娘,我以前没少得我堂姐的照佛,我想帮她一把。”

玉熙倒觉得红珊能知恩图报,性子不错:“你告诉你堂姐,冲的怕愣的,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天底下的举人多得是,多你堂姐夫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只要你堂姐敢豁出去,到时候怕的就不是你堂姐,而是你堂姐夫一家。”别说是一个举人,就算是一个得了官的进士,若是没有根基,也能随时将他扯下来。

红珊听了心头一震,给玉熙磕了一个头:“多谢姑娘指点。”

玉熙笑道:“不用忙着给我磕头。若是你堂姐不敢,我说的这番话也是白说。”其实,只要立得起来,就什么都不怕。

想到她上辈子的事,玉熙心情一下不好了,说起来上辈子会成为一个受气包也是因为她太软弱了。像现在,国公府的下人谁敢给她脸色看?

腊月二十四向先生宣布放假,假期延续到元宵以后,等于是说有二十多天的假期。

玉熙并没有因为放假就偷懒,当天晚上仍然老老实实地写完了大字,然后拿出棋谱出来琢磨。

申妈妈忍不住说道:“姑娘,宋先生不是说你的画艺好吗?姑娘怎么不多画画?”勤能生巧,若一直都不动笔也学不好。

玉熙简单明了地说道:“不感兴趣。”画得再好也成不了名家,其实就算玉辰的画在后来一副卖到了千金的天价也是因为她的身份,并不是因为她的画就真值这个钱。

玉熙清楚自己有多少斤两,她资质不错,可也仅仅比一般人高,跟玉辰比相差甚远。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是什么都想学到时候什么都学不好。所以如今除了在课堂上学的,玉熙课余时间都花在了棋艺跟刺绣上了,画艺只是顺带的。学棋艺是能更好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刺绣是因为这东西她有很深的底子,只要花点时间做就可以做得很好,省时省事。

申妈妈并没有玉熙这句话就退缩,反而说道:“姑娘,画还是要学好的,将来姑娘出门应酬也能有一门拿得出手的。”其实申妈妈觉得,最好是学一门乐器,这样说出去也好听。只是无论她如何劝说,玉熙死活不愿意学。

玉熙不愿再听申妈妈唠叨,她就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按照她们的想法做才是对的。不,确切地说是得按照老夫人定下的路走才是对的。有一个玉辰就足够了,何必再扯上她:“你也看到了,我每日都很忙,没有时间画画。”

申妈妈看了一眼玉熙,见她脸上没有不悦,说道:“姑娘只要不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棋艺上,就能有时间画画了。”

玉熙的脸连家拉下来了:“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我心里有数,不需要你来教导。”给她三分脸面,还就开起了染坊来。

申妈妈被玉熙如此不留情面的话,噎得脸色涨红。

腊月二十九,方妈妈进府了。

方妈妈如今穿着一身簇新的松花色长袄,梳着圆髻,头上插着一根赤金长簪,耳朵上缀着金耳环,看起来像是人家的富贵老太太。

玉熙见到方妈妈,笑着说道:“这些日子,辛苦妈妈了。”

方妈妈摸了一下发髻上的长簪,笑着说道:“也是拖了姑娘的福气。”国公府的人都是看人下菜碟儿,若是她穿得朴素寒酸进来,众人肯定瞧不上。如今她特意穿着这般富贵回府,也能让众人更加相信她的包子铺赚钱了。

玉熙挥退了众人,屋子里只留了方妈妈一人,说道:“妈妈,我让你带的东西,你都带来了吗?”玉熙之前列了一张清单给方妈妈,让她购置清单上列的东西。

方妈妈指了一下自己带来的包裹,说道:“姑娘,都带来了!姑娘,你买这些东西做啥?”姑娘列的清单也是稀奇古怪,要什么苦参、蜈蚣、麝香等玩意,其中麝香跟蜈蚣还得是粉末。

玉熙对方妈妈是不藏话的,说道:“我无意中在一本古书上看到一个祛疤的方子,想试一试。若是真的制成了,到时候我就将那方子卖掉,这样我们手头就宽裕了,妈妈也不需那般辛苦。”

方妈妈觉得玉熙有些儿戏:“姑娘,买这些药材就花了我四十多两银子。这玉膏能卖回本马?”

玉熙笑着道:“不试又怎么知道?真的将药膏调制出来,到时候我们就赚了。”宫里那种玉膏就不说了,只市面上好的祛疤药膏一盒就得要好几两银子。她真的将这药膏调制出来,肯定能卖一个好价钱。

方妈妈买的这些东西并不齐全,制药膏的话还少了一味药材,珍珠粉。不过珍珠粉价格太贵了,在外面买不划算,玉熙就想在府里弄。

方妈妈有些心疼,说道:“我就怕亏了。”主要是方妈妈根本不相信玉熙能调制得出来什么祛疤的药膏,她觉得玉熙在糟践钱。

玉熙笑着说道:“能熬制出来那就是一本万利,熬制不出来也不过是亏几十两银子。这点银子我还是亏得起的。”玉熙想用卖药膏的钱置办产业,她野心也不大,就想置办一两个铺面,再买一两百亩良田,能保证手头宽裕不再为银钱发愁。

方妈妈知道玉熙主意大,她也制止不了,当下说道:“姑娘,如今包子铺名生意越来越好,赚得也会越来越多,上个月盈利四十多两银子呢!”

玉熙点了一下头,说道:“妈妈,这包子馅的配方可不能让人知道。要不然,就有人打擂台了。”

方妈妈笑着道:“姑娘多心了,不过是和馅的事,哪里就值得人觊觎了。”

玉熙看着方妈妈一脸不以为然的样子,忍不住苦笑。这也幸好打着国公府的招牌,又有向管事在外照应,要不然就方妈妈这样的想法,包子铺早就关门大吉了:“方妈妈,包子馅的配方不能告诉别人,除非是有身契握在手上的才成。”握有了身契,就等于是掌握了身杀大权,倒不担心背叛。

方妈妈听了玉熙的话,面色有些为难地说道:“姑娘,我想带个徒弟,就教她做包子?”

玉熙听了这话,立即问道:“妈妈有了人选?”若是没人选,方妈妈也不会直接跟她说。

方妈妈点头说道:“嗯,那孩子叫小薇,今年十二岁,就住在上元街,离我的铺子也不远。小薇这孩子乖巧孝顺,很是讨人喜欢且学东西也快。我若是教她,相信不用三个月就能出师了。”

玉熙问道:“方妈妈是怎么跟她们认识的?”

方妈妈脸上浮现出笑容:“小薇的娘经常来买包子,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其实方妈妈跟小薇的母亲也很谈得来,关系非常不错。

玉熙听到是买包子认识的,也不再问其他,直截了当地问了最核心的问题:“对方答应签卖身契吗?”这世上有好人,但坏心眼的人更多。

方妈妈摇头说道:“姑娘,小薇已经许了人家,怎么会签卖身契!不过两家都答应,只要我收下小薇,就算她过两年成亲也可以在包子铺继续做事,只要每个月付工钱就可以了。”

玉熙望着方妈妈脸上的笑容,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这人家十有八九是瞧着包子铺赚钱了,打起了包子馅配方的主意了。不是玉熙小看方妈妈,只从方妈妈调教出来的墨菊跟墨桃就知道方妈妈不是一个有心眼的人,她就算被人算计了也不知道:“不能教。”这会是直接说不能教,而不是说不签卖身契不能教了。

方妈妈脸上的笑容一下凝住了:“姑娘,为什么不能教?那孩子真的很好,又孝顺又懂事。”

玉熙敏锐地察觉到这里面还有事:“妈妈,是不是你还有什么话没说完?”

方妈妈有些不自然地说道:“小薇这孩子挺讨人喜欢的,我已经答应认她做干女儿。”


院外的青竹粗细不一,长短不一,不过每一根都修长挺拔。风轻幽幽地吹佛过来,竹叶微微地颤动,好似美人在喃喃细语。

方妈妈见玉熙站在后院看了半天竹子,真不知道那竹子有什么好看的:“姑娘,风这么大,进屋吧!”

玉熙回转头,说道:“不进屋,在屋子里也闷。妈妈,这也到了做饭的点了吧?”

方妈妈有些无奈。姑娘自病好以后,看到她做饭就赖在她身边看她做饭,美名其曰学习厨艺。方妈妈哭笑不得,才四岁的孩子学什么厨艺,不过她拗不过玉熙,又想着学厨艺也是好事,就没反对。

用完午膳,方妈妈才跟玉熙说道:“姑娘,今天送菜的曹婆子跟我说大概这两日我们就能回蔷薇院了。”蔷薇院是玉熙住的院子。

玉熙点了头,上辈子她在青竹小筑也是住了一个多月,一直到玉辰的病好了她才搬回青竹小筑。

玉熙迟疑了一下,问道:“方妈妈,有一件事我想问你,我是怎么怎么出的天花?”

方妈妈奇怪地问道:“怎么了?”

玉熙说道:“三哥出天花是被外面的人传染的,我一直在内院没出去过,也没接触过三哥,好好的我怎么会出天花?”天花虽然可怕,但只要不接触病源体就不会有事。这段时间玉熙想了一下,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出天花这事有蹊跷。

方妈妈还真没往这方面想,听了这话脸色大变:“姑娘的意思是有人要害你?”想起之前厨房克扣的事,方妈妈心头沉甸甸的。

玉熙也不敢确定:“是不是真有人还害我我也不清楚,我只觉得这事太蹊跷了。”

方妈妈眼中闪现过一抹狠色,说道:“姑娘放心,若是真有人黑了心肠要害姑娘,我定要她生不如死。”

第二天一大早,青竹小筑就来了三个人。为首的是一个穿着靛青色,鸭蛋脸型的美貌女子,身后跟了两个五大三粗的粗使婆子。

玉熙只觉得为首的那个丫鬟有些眼熟,却叫不出名字。方妈妈很高兴地叫道:“墨菊,你是来接姑娘回蔷薇院吗?”

玉熙这才想起来,墨菊可不就是她身边的大丫鬟嘛,她已经有十多年没见墨菊,都忘记了。

墨菊眼中含着热泪,给玉熙行了一个礼,哽咽道:“是,是大夫人让我来接姑娘回蔷薇院的。姑娘这次能安然度过这次劫难,真是菩萨保佑。”

玉熙神色淡然道:“这次我能大难不死是娘在天上保佑着呢!”

墨菊连连点头,说道:“是,一定是夫人在天上保佑着姑娘了。”这次天花死了好多人,死掉的那些人全都烧掉,连尸体都不能留,就怕留下什么后患。姑娘能逃过这次的劫难,真的是夫人在天保佑了。

玉熙心头松快,终于要离开这个地方了,也没什么收拾的,这里的东西都要烧掉。

青竹小筑离蔷薇院有些远。玉熙也不着急,边走边看路上的景致。自嫁到江家后,她只回过几次,这里的一切现在对她来说都有些陌生了。

墨桃看到玉熙,也是眼泪扑哧扑哧地掉:“姑娘回来了。”玉熙一共四个大丫鬟,分别是墨菊、墨桃、墨云、墨香。

方妈妈道:“有什么话回屋再说。日头毒着呢,可不能晒着姑娘了。”走了这么大一段路姑娘额头都有细汗了。

墨桃点燃了门口的火盆,说道:“姑娘,你跨过这道火盆,就能将身上的晦气都去掉了。”

玉熙半分犹豫都没有,小腿一迈,跨过了火盆走进蔷薇院。

蔷薇院并不大,迎面两间正房,正房两边带着耳房,两侧是东西厢房。蔷薇院相对于国公府其他院子来说比较小了。

蔷薇院之所以取了这个名字,是因为院子右边的墙上盘了一架蔷薇,如今正好是蔷薇花开的季节,这墙上盛开的蔷薇或紫红或玉白的,非常美丽。而在窗下还种植了几丛芭蕉,罗扇般的蕉叶舒展开来,碧翠似绢,映下一片阴凉。

进了屋,玉熙扫了一下自己的卧房,卧房布置得非常简陋,靠墙的地方是一张六柱架子床.床上挂了青色帐幔,床上放着秋香色的被褥。床对面摆着两张酸枝木椅子,旁边是屏风,屏风后面是个小小的净房。屋子里除了必备的家具,像什么玉器金器瓷器等摆设影都没见着。人家屋外简陋屋子雅致,她这里则正好相反。

方妈妈走过来说道:“姑娘,沐浴吧!”沐浴更衣后,换下的衣服被丫鬟拿去烧掉,这也是为了传染给别人。

墨菊用干毛巾给玉熙擦头发,轻声说道:“姑娘这段日子受苦了。”

玉熙扫了墨菊一眼,她这一个月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脸上长了不少的肉,气色也非常好。墨菊说她受苦了这话有些亏心。玉熙淡淡地说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因为存有疑虑,她现在对四个丫鬟并不信任。说起来上辈子她真是失败得彻底,到死的时候,身边竟然没有一个信得过的人。

墨菊笑着道:“嗯,姑娘以后定然大富大贵。”

玉熙问道:“墨云跟墨香呢?”四个大丫鬟如今只剩下两个了,还有两个去哪儿了她都不知道。

墨菊没有多想,说道:“墨云的娘前几天病了,她不知道姑娘今日回来,所以跟管事妈妈告假回家照顾她娘。墨香她……”顿了一下,墨菊还是说道:“姑娘,墨香她没了。”

玉熙浑身一僵,问道:“怎么没了?”

墨菊的手一顿,然后轻轻地说道:“墨香也是得了天花没了。”简单来说就是墨香也感染了天花,然后不治而亡的。

玉熙面色有一些不好看。

头发擦干以后,玉熙坐到梳妆台前。这梳妆台是用鸡翅木做的,就玉熙所知国公府稍有脸面的管事用的家具用的都是鸡翅木。以前因为这样寒酸的布置很难过,如今她也不在意这些东西了:“给我挑件颜色素淡的衣裳出来。”

花桃将玉熙的头发分成两股,对称着系结成两大椎,分置于头顶两侧,并在髻中引出一小绺头发,使其自然垂下。

玉熙看着铜镜里的自己,上辈子自己这个时候瘦得跟竹竿似的,现在脸色却很红润,看着让人舒心。

墨桃取来两个小匣子打开后,玉熙看到匣子的首饰有一半是银的,其他的不是金的就是珍珠的,至于宝石金刚石什么的半件都没有。玉熙说道:“不用佩戴首饰。”

花桃否决了玉熙的提议,说道:“姑娘,还是戴两件首饰吧!什么都不带太素淡了,老夫人会不喜欢的。”老夫人本就不喜欢自家姑娘,若是再穿得跟一身孝一样,准得挨老夫人的骂。

玉熙很想说她不喜欢拉到,反正她也不稀罕,不过这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那你觉得戴哪样好?”

花桃从首饰盒里挑选了两朵蓝色的珠花给玉熙戴上,问道:“姑娘,你看这样如何?”

玉熙没什么兴趣,虽然养了一个月,气色好了不少,但身体底子太虚,要完全养好肯定得一段时间。她现在怎么打扮都好看不到哪里去:“差不多就成。”

梳好了头发,墨菊捧了一套水蓝色的衣裙过来。玉熙摇头说道:“换一套。”总是蓝色的,她都不大喜欢了。

穿戴整齐,玉熙才带着墨菊去了上房。上房离玉熙的蔷薇院也有点距离,玉熙仍然慢慢地走,好让自己将这里的路都熟悉一下。

进了垂花门,绕过门前的富贵牡丹插屏,行过穿堂,一个敞亮严整的院落呈现在眼前。正面五间上房,雕梁画栋飞檐吊角,好一个富贵华堂,两侧抄手游廊间厢房林立。

一个穿着紫色衣裳的美貌女子撩开门帘从里面走出来,见到玉熙笑着说道:“四姑娘,老夫人刚巧歇息了,等老夫人醒了奴婢就转告。”

玉熙脸上没有露出丝毫不满,只笑着说道:“麻烦翠玉姐姐了。”

翠玉有些意外,以前四姑娘看起来阴沉沉的,这病了一场倒好像变得伶俐了:“姑娘折煞奴婢了,这是奴婢应当做的。”

玉熙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就看见玉辰从屋子里走出来。

玉辰穿着一身白色的纱质里衣服,外面罩了月牙白的半臂,下着雪白色的月华裙,皮肤白皙细腻,精致小巧的瓜子脸,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好似能滴出水来,虽面色苍白有几分瘦弱之态,然举手投足眉梢眼角却透着那么股子难得的气韵。

看到玉辰,玉熙眼中闪现过复杂的神色。饶是多活了一辈子她还是觉得老天爷主对玉辰太厚爱了。不仅给了玉辰倾国倾城的容貌,还让她拥有了过人的天资。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光芒四射的姐姐,她的压力不是一般的。明明她容貌各方面都不差,可在玉辰面前她却永远只能成为陪衬,导致她没有自信,特别自卑。

玉熙压制住心底的异样,朝下玉辰笑着叫了一声:“三姐。”多活了一辈子,玉熙现在也看开了。有些事是注定的,羡慕嫉妒都没有用,自卑更不需要。因为你羡慕嫉妒甚至自卑,苦得只是自己,并不会让对方有丝毫的损害。

玉辰看到玉熙,又想起早夭的哥哥,心里有些难过。不过看着玉熙的穿着一身月牙白的衣裳对玉熙倒是生出两分好感:“祖母昨天没睡好,这会正在睡回笼觉。四妹,你到我屋里坐会吧!”

玉熙有些诧异,上辈子的她可没得到这待遇,不过她还是很高兴地应了:“好。”老夫人疼爱玉辰,自玉辰出身就在老夫人身边。


玉辰的聪慧,秋氏如何能不知,为了不打击玉熙的自信,她立即转移话题:“你二哥给你寻的字帖不合适,那你想寻什么样的字帖?”

玉熙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

秋氏想了一下说道:“宋先生写的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你要练字,最好还是寻簪花小楷的字帖。”玉熙上辈子习的是簪花小楷,所以玉熙就不想费事再去找字帖了。

秋氏见玉熙没说话,提醒道:“玉熙,你年岁小,宋先一定会考核你,只有通过考核才成。若你不会写字她不收你了。”

玉熙还真没想到这点:“那怎么办?”这次机会难得,她可不愿意错过呀!可突然之间就会写字,还是宋先生喜欢的簪花小子,那不是很奇怪嘛!

秋氏转身问了一下李妈妈:“我这里有簪花小楷的字帖吗?”东西太多,一下她也不记得了。

李妈妈摇头说道:“没有。”秋氏是武将之家,武将之家男子都要求能书会写,相对好一些,姑娘的话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也不强迫。秋氏不喜欢念书,读了几本书知道算账做账就没再学了。

秋氏想了一下说道:“我给你寻去,寻着了你就开始练字。”秋氏也希望玉熙能跟着宋先生学习,玉熙自幼丧母,又不得生父喜爱,以后寻亲怕不容易,若能得宋先生认同以后也能找个好人家。她到时候也能轻省许多。

玉熙走后,秋氏这才沉下脸说道:“李妈妈,去将紫衣叫过来!”刚才秋氏听了玉熙说的事,心里头已经怒火中烧了。不过不想让玉熙看出来,才装成没事人一样。

玉熙回去以后,又跟申妈妈认字了。启蒙书,女书她上辈子都学过,也就是为了不惹人怀疑她才学得很慢。

玉熙睡完午觉,拿了绣箩在做绣活。红珊白着脸走进来,看着玉熙,说道:“姑娘,你将字帖的说告诉了夫人?”

玉熙眨了一下眼睛:“是啊!怎么了?”

红珊都要哭了:“姑娘,紫衣姐姐现在要被夫人放出去了。”

申婆子在旁见状,问道:“怎么回事?”紫衣是世子爷身边的贴身丫鬟,怎么跟自家姑娘扯上关系。

玉熙三言两语就将事情交代了一下,然后朝着红珊说道:“我也不知道事情会是这样。我今天见到大伯母就这么顺嘴一说。”四岁的孩子心眼太多会被人防备,所以玉熙才不会承认自己是特意说的。

申婆子却是说道:“姑娘做都对,这件事应该告诉夫人。这个紫衣的胆子太大了,留下来就是祸害。”竟然敢编排二爷没规矩,这样的丫鬟若是不赶出去,以后还不知道会生出什么事。

红珊都不敢说话了。

玉熙故意装成一副担心不已的样子说道:“申妈妈,我担心祖母会怪罪于我的?”世子身边的四个大丫鬟都是老夫人给的,现在她将这丫鬟弄走肯定会让祖母心怀不悦。

申妈妈笑着说道:“姑娘不用担心,紫衣不是老夫人给的丫鬟。紫晴年底出嫁,所以放了出去,紫衣是顶替紫晴上来的。”

玉熙能告诉秋氏这事,就不怕打击报复什么的。不过玉熙却是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红珊,这段时间她觉得红珊听聪明的,这次的事却办得有些蠢,若是她没有猜错,红珊怕是故意为之。至于什么原因,那就不知道了。玉熙问道:“红珊,紫衣跟你是什么关系?”

红珊看到玉熙面色不悦,心头一凛,低着头一副乖巧的模样说道:“姑娘,紫衣是我姨表姐。”

申婆子当着玉熙的面说道:“你那表姐,十有八九是被人算计了。”听说世子爷对这个紫衣很喜欢,估计惹得其他丫鬟嫉恨了,才会有这么一出了。只是世子爷身边的丫鬟,还轮不到她操心。

红珊面色一白。

玉熙是觉得这紫衣够蠢的。编排主子的是非不是蠢是什么。就算没她这回事,迟早也会被赶出去。

玉熙第二天去给老夫人请安,老夫人赏了她一对麻花羊脂玉环,另外还给了玉熙一本簪子小楷字帖。

老夫人说道:“你做得很好。”

玉熙知道老夫人指的是什么,他接了礼物喜笑颜开,那模样倒是然老夫人对申妈妈满意了两分。不过又觉得玉熙有些见钱眼开,她们家的姑娘,这样眼皮子也太浅了。

不过等回了蔷薇院一个人呆在屋子里时,玉熙神色却很复杂。从这本字帖可以看出,她这边但凡有风吹草动老夫人就知道,等于是说不管她做什么说什么都在老夫人的眼皮底下,没有一点隐私。

玉熙感到庆幸的是,除了在刺绣上流露出不同于一般人的天份,其他方面她都很规矩,跟一个正常的四岁孩子无异,要不然早惹了老夫人怀疑。也是这件事让玉熙以后行事越发谨慎了。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时间,玉熙日子就不好过了。原本玉熙都是睡到卯时末起来,结果申妈妈就在她耳边念叨着说玉辰卯时初就起来了,然后霹雳巴拉地说着玉辰学完了女书会弹琴,如今在学画艺跟琴艺。说得玉熙只能无奈地爬起来练字了。不过玉熙只愿意坐三样事,分别是认字、练字、刺绣,其他东西她不愿意学,比如说让她学琴她就死活不愿意。逼得急了她就说头疼。

开什么玩笑,玉辰那是能比得上的吗?她是多活了一辈子,学东西也很快,可跟玉辰这样的妖孽还是不能比的。跟玉辰比,容易让人失去平常心。

申妈妈见她念叨了半个月也没有作用,最后也就放弃了。

一个多月时间,眨眼就过去了,这日就是宋先生到府上来的日子。

玉熙早上背完书练完字,等了好一会还没见墨桃回来,说道:“去看看怎么回事?怎么早餐还没有拿来?”

又过了半柱香的时间,墨桃才提着食盒回来了,气呼呼地说道:“姑娘,酥密粥给二姑娘的丫鬟云波抢走了,说是二姑娘想吃。”酥蜜粥的功效是滋养五脏,补益气血,润泽毛发。玉熙身体正虚,吃这道粥正好滋补。

玉熙神色不变,说道:“我饿了,将膳食摆出来。”不是玉熙心大,而是今天日子特殊,闹出来她也得吃亏。

说起来容姨娘确实有本事,被老夫人软禁在怡然院,在有怜姨娘的情况下她仍能借着玉婧的手将国公爷的视线拉回一半,之所以叫一半是因为怜姨娘也很得国公爷的宠爱。不过饶是如此玉熙还是很佩服容姨娘的手段。当然,怜姨娘也不逞多让。要知道以前大伯母给大伯纳的那几个妾室都斗不过容姨娘,玉如的亲娘就是死在容姨娘的手上。不得不说,国公府最厉害的还是老夫人。

用过早膳,玉熙换好衣裳,这才去了上房。等她到的时候,所有人都到齐了。

玉婧看到玉熙的时候,故意装成一副惊讶的样子:“四妹妹,你才四岁?也要跟我们一起学习吗?”

玉熙很是瞧不上玉婧,她也要跟宋先生学习的事整个府邸里无人不知,玉婧这是明知故问:“嗯,宋先生是京城有名的女先生,若能学到宋先生一星半点,我就满意了。”

玉婧嗤笑一声,就她还想学到一星半点。姑且不说宋先生会不会收她,单是收下,也肯定坚持不了三天。

韩老夫人扫了玉婧一眼,玉婧就不敢再说话了。玉婧最怕的就是老夫人了,无他,只要她做错事老夫人就将她关在佛堂抄写佛经。

玉熙也早知道老夫人不喜玉婧,不过二姑娘运气好,有一个将她当宝贝疙瘩的亲爹,在府邸里骄横跋扈也没人敢惹。

秋氏好似么见到刚才的矛盾,笑着跟老夫人说道:“娘,玉兰苑都安置好了,只是丫鬟还没挑选好。我想丫鬟最好还是让宋先生自己挑。”她准备了数个丫鬟,是不知道宋先生喜欢什么样的,所以不想善做主张。这么做也是表示对宋先生尊敬。。

韩老夫人对于秋氏的办事能力一向信任:“嗯,你这么想很好。”若是贸贸然地送个丫鬟过去,还以为窥探她的隐私呢!

辰时末,众人翘首以盼的宋先生终于来了。宋先生走上前,给韩老夫人行了一个礼。

宋先生今日穿着一身石青色缂金蝶纹褙子,下着棕裙,一头黑发梳成一个圆髻,戴着一对双喜如意镶嵌猫眼的簪子,这样的穿着打扮很显老气。

玉熙上辈子也见过几次宋先生,每次见到严肃的宋先生她都有些害怕。不过如今玉熙却丝毫不害怕。

韩老夫人与宋先生寒暄了几句,就将玉如四个人一一介绍给宋先生认识。

宋先生只扫了玉如跟玉婧一眼,然后注意力落在玉辰身上。等韩老夫人说起玉熙,她就摇头说道:“老夫人,四姑娘太小了,不成。”

玉熙站出来说道:“先生,是我求了祖母跟伯母,祖母跟伯母拗不过我才应的。先生,我真的很想跟着先生读书习字。”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先生放心,我一定不会拖三位姐姐的后腿。”

宋先生来之前她就将国公府情况打听清楚了,对于国公府四个姑娘的消息也打探了不少。不过宋先生所知道的都是玉熙生病之前的消息,这会她就觉得玉熙跟打听的情况不一样。不过宋先生仍然摇头,说道:“你太小了。”十多岁的姑娘都受不住她的教学方式,一个四岁的孩子更不要说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