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没有照在大地上,人们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于知府的府邸。
早饭非常的简单,一人一碗稀粥一碟咸菜。
于中书说道:“宋公子昨夜休息的可好。”
宋江急忙回答道:“多谢大人的关心,一切都好。”
两人谈话间,一名少女走了出来,打着哈气一脸困倦的样子,显然是昨天晚上没有睡好。
于中书说道:“你看你这个样子成何体统,有客人在也不注意些,你现在哪有一点大家闺秀的样子。”
听到父亲的训斥,少女整了整衣冠,对宋江行了一礼。
宋江急忙起身回礼,说道:“在下宋江宋公明,见过于姑娘。”
于中书介绍道:“这是小女青丘,她母亲走的早,从小少了管教,让公子见笑了。”
宋江连忙说道:“不敢……不敢……”
宋江无意中察觉到,于中书在提到自己妻子的时候,目光中闪过一丝怀念之情。
宋江心中想着“于中书这些年一直未再娶妻,就连一个小妾都没有,显然是对他过世多年的妻子难以忘怀。”
于中书对着少女说道:“就一个贼偷,跑了就跑了,你看你昨夜弄的全府上下不得安宁,看你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
于青丘说道:“女儿知错了。”一脸认错的表情。
对于老子教育女儿这种事情,宋江自然插不上嘴,只好装作没听到,埋头吃饭。
于中书对着宋江说道:“公明,你准备何时上京,参加明年二月的春闱。”
于中书不再用宋公子的称呼,改成了对方的名字,显然后面要说的,都是一些长辈提点晚辈的话。
宋江说道:“学生准备今日回家准备一下,就启程前去汴梁。”
于中书点了点头,说道:“朝中局势复杂,早去也好,能多做一些准备。”
继续说道:“现在朝之中党争愈演愈烈,分别以蔡京与王黼为首,朝中的大部分官员都以此二人为首,军方是由童冠牢牢掌握。”
“这也是陛下有意营造的一种现状,主要是左右制衡的一种手段,你去之后还需要多加打点。”
宋江说道:“是。”
于中书叹息一声,继续说道:“我这齐州知府一当便是二十载,也是非常的艰难,帮不了你。”
于中书表达的意思很明白,他不属于朝中两派中的任何一方。
宋江起身躬身行礼,说道:“大人为了这天下百姓,为了齐州的百姓,这些年辛苦了。”
于中书没想到会听到这句话,微微一愣。
随后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宋江用过早饭后起身告辞。
于中书看着宋江离去的身影,心中默默的说道:“希望你不要因为官场尔虞我诈,荣华富贵,蒙蔽了双眼,忘记了自己初心。”
于青丘正在一边,好奇的问道:“父亲,你对这个叫宋公明的人很看好啊。”
于中书说道:“我从第一眼看到此人,就发现对方与其他人有些不同。”
于青丘插嘴说道:“是有些不一样,我猜他的武艺很高。”
“是么。”
于中书淡淡了回答了一句,并没有将这句话放在心上。
继续说道:“你看他每次行礼都是非常的恭敬,一丝不苟,我发现他的眼中却没有丝毫敬意。”
于青丘听到这句话微微皱眉。
“应该这么说,此人没有敬畏之心,也就是说,此人看待任何事物,都是用平等的态度去面对对方。”
“他没有上下尊卑的概念。”
于青丘惊讶的说道:“此人目无君上,目无兄长,属于大逆不道之罪啊。”
于中书微笑着说道:“他的礼节很完美,找不到任何一丝瑕疵,如何治罪。”
“此人并非池中之物,且看日后吧。”
宋江走在回客栈的路上,思考着刚刚于中书说过的话。那些话都是家中长辈对晚辈的提点,外人根本不会提及这些,只会对你嘻嘻哈哈。
“显然这个于知州对自己还是非常看重的,不然不会说这些。”
“朝中分为两派,这位于知府,两边都不掺和,居然还能在知府的位置上一坐就是二十年,确实不简单啊。”
宋江感慨着。
来到客栈门口正好遇到了史进。
“公明大哥你回来了,昨夜一夜未归,甚是让弟弟我担心啊。”
宋江说道:“昨夜被知府留宿,所以住了一晚。我们现在起身回郓城县一趟,随后去东京汴梁。”
史进听说要去东京汴梁,来了兴致。
“公明大哥,是不是到了汴梁就能见到周侗师父了。”
“当然。”宋江肯定的点了点头。
……
……
一路无事。
两人快马加鞭,只用了数日的时间便回到了郓城县。
宋太公在得知,宋江夺得院试首名之后,非常的高兴。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去到祖宗牌位上多磕了几个头,多上了几炷香。
阎惜娇也非常高兴的向宋江介绍着,他离开之后家里发生的一些琐事。
几个月不见阎惜娇又漂亮了许多,身材也开始变得玲珑有致了。
宋江宠爱的摸了摸她的头。
“这位是史兄弟。”
阎惜娇盈盈一礼:“奴家见过叔叔。”
史进抱拳行礼,说道:“在下史进,见过嫂嫂。”
阎惜娇听到对方叫自己嫂嫂,脸颊微红。
说道:“你们先聊,我去准备一些饭菜。”
宋江考上了举人,并且拿到了院首,瞬间传遍了整个郓城县。
像这种小县城平日里出个秀才都是非常难得的,现在居然出了一个举人。
宋太公高兴的在家门口摆起了宴席,摆的还是流水宴。只要来人说句恭喜的话,不论男女老少,叫花子乞丐,随便入席吃喝饮酒。
门口长长的街道上摆满了桌子,人们吃完一桌,立刻又上一桌。
时文斌县令亲自前来道贺,自然是被请到了家里,上好的酒菜招待着。
时县令开口说道:“恭喜贤侄获得院首之名,给我们郓城县带来了荣耀,也让我这个县令脸上有光。”
宋江说道:“时伯父客气了,让小侄受宠若惊。”
听到宋江叫自己伯父,时县令哈哈大笑着,说道:“你这孩子从小就聪明伶俐,伯父在你小时候就看出日后必成大器,是个栋梁之才。”
花花轿子人抬人。
酒桌上谈笑风生,甚是热闹。
“贤侄,你准备何时动身,参加明年二月份的春闱。”
宋江回答道:“小侄准备过几天就走。”
时县令点了点头。
宋太公疑惑的问道:“现在才八月,为何这么早就动身。”
时县令说道:“宋老哥,你有所不知,汴梁官场复杂,早去多做些准备,拜访一些大儒,联络一些关系,对以后的仕途有很大的帮助。”
宋太公瞬间明了,点了点头。
时县令接着说道:“时间还算充足,贤侄不如走水路去汴梁,路上少些颠簸。”
“正好有一艘押运生辰纲的船去往汴梁,我认识上面的一名管事,我与他修书一封,搭船过去应该不难。”
“梁山上的匪寇最近闹的厉害,搭官船想来会安全一些。”
宋江再次说了一些感激的话。
心中思索着,“又是生辰纲,梁山等人会不会打这一艘生辰纲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