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曹大力来说,无论茶叶,还是山泉水,全都是很普通的东西。
那些从岩石底下流出来的山泉水,在这里已经存在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沙洲村的人们早就司空见惯。
吴欢的态度,完全出乎曹大力的意料,已经到了如获至宝的地步。
“吴书记,你要是喜欢喝这里的山泉水,我天天给你打几壶水送到乡政府去,怎么样?”
曹大力笑眯眯地问道。
吴欢微微一笑:“我也只是尝一尝,没有其他意思。今天下来,我是想和曹书记探讨一下,能否在丰溪河上建一个水坝。”
“那......当然好呀。”
曹大力听到这个想法,激动得嘴唇有些颤抖。
生产队的时候,实行“一张锄头”放水,灌溉用水的矛盾并不突出。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曹、黄两大姓氏的农田全靠这一眼山泉水。为了争水而打架斗殴的事从来没有停止过。
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把丰溪河的水引进水渠,用于灌溉,全都白白地流走了。
他带着吴欢来到丰溪河边,指着最狭窄的地段说道:“这个位置,应该只有八十米宽。两岸都是岩石,还不容易塌方。问题是,我们村没有钱啊。”
建一个水坝,如果全凭村里自己掏钱,的确不太现实。乡政府也没有钱。县水利局有专项资金,又怎么会关注到一个村的水坝?大项目还安排不过来呢。
吴欢正色道:“全乡十三个村,我都已经去过了。村集体并没有其他的增收渠道。村民除了种几亩田地,剩余的时间就用到打牌,甚至赌博,实在太浪费了。我们能不能学习六七十年代的做法,让村民投义务工,乡政府出水泥、炸药的钱。大坝的设计就请水利局的技术员干。这件事不就解决了吗?”
“下一步,我们还要投入油茶低改、毛竹低改,这些都是需要投入人工的。干一些正事,总比打牌赌博强吧?”
曹大力经历过“农业学大赛、工业学大庆”的计划经济时代。那种一呼百应、战天斗地的劳动场景,至今还让他热血沸腾。
沉思片刻。曹大力问道:“如果有少数村民不配合,不听调令,怎么样?”
吴欢笑道:“这个问题好解决,但凡不参加义务劳动的村民,不得参与村集体的分红。砍伐树木的时候,乡政府也不给他指标。私自砍伐树木肯定是违法的,他们不敢乱来。”
曹大力第一个举双手赞成,还建议开一个全乡三级干部大会,把参加会议的人员扩大到村民小组组长和全体共产党员。
“曹书记,你这个建议好。我们就是要举全乡之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我就不信摘不了高南峰乡的贫困帽。”
吴欢的话,激起了曹大力内心如岩浆一般炽热的情愫。这股热情,应该在很多人的心里都会有。
这些年搞市场经济,村民们有门路的人都出去打工了。没有门路的人,只有守着几亩薄田,过着穷苦的日子。打牌赌博,偷鸡摸狗的事情不降反升。
全乡有的山林面积达到了人均两亩。还有人均一亩的耕地。这么丰富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钱”途无量。
听说县里已经准备撤销林业检查站,让老百姓的竹木自由交易。砍伐的指标也下放到乡政府,曹大力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妈的,早这样干,我们乡怎么可能发不出工资?”
据吴欢了解到的情况,十三个行政村全都没有正常发放村干部的工资。有的村的干部甚至两三年都没有领到工资了。这些村干部家家都有田种,饿不死,行为也就没有教师那么偏激,但心里的火气也不少。
“吴书记,我儿子昨天打了一只野山羊,大约有七八斤重呢。今天你哪都别去,就到我家吃山羊肉。野山羊肉去掉膻腥味以后,放一些辣椒、粉丝、粉皮之类的辅料,会让你爽上天。”
曹大力的家就在村委会附近。走路只需要五分钟。
这是一幢四直两层的普通民房,框架结构,由钢筋水泥砌成。在山区,这样的房子应该算得上比较富裕的家庭了。
曹大力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曹大牛开手扶拖拉机,专门给村民运货,赚一些运输费。
小儿子曹小牛读了高中,没考上大学,在家里办起了一个竹编工艺厂。他利用高南峰乡丰富的竹林资源,专门做竹制品,如斗笠、竹篓以及其他竹编小工艺品,然后运到浙江义乌搞批发,生意好得出奇。
曹小牛的竹编工艺厂请了十几名工人,把一栋民房弄得很拥挤。曹大力不得不把饭厅设到二厅。
曹小牛看上去二十岁出头,皮肤黝黑,浑身结实得像牛犊似的。
听说吴欢是新来的乡党委书记,曹小牛放下手里的活,主动递过来一支红塔山香烟,和吴欢寒暄起来。
“要想发财,就不要打工。我要向江浙人学习,哪怕口袋里只有一块钱,我也要想办法当老板。”
曹小牛的信心很足,眼神里充满了憧憬:“我们山里人不笨,也不懒。穷的根源在于思想观念落后,信息闭塞。只要是在我厂里做事的工人,每个月都能领到八百到一千块钱的工资,家家户户还种了田地。生活水平比普通人高。”
“你别看那些外出打工的人,在沿海发达地区,车间里的生产工人月薪也只有两三千,除了租房、水电、通讯费和车费等,真正带回家的钱并不多,哪有在自家门口打工实惠?”
吴欢不免对曹小牛刮目相看。这年轻人高考失利,回家当老板,家里的住房就是他的厂房。
从曹小牛的身上,吴欢看到了山区人民的希望。
“小牛,你的厂办在家里,一是不安全,二是做不大。你就没有想到把这个厂扩大一点?”
吴欢问道。
“想,我做梦都想。可惜没有地盘啊。农田不能办厂,村里又没有多余的土地,我正在为这件事发愁呢。”
曹小牛指了指满地的竹木。这栋高大、气派的楼房,由于他在搞竹编工艺,搞得乱嘈嘈的,家不像家,厂不像厂。
“我准备搞一个返乡创业工业园,希望你能成为工业园的第一家企业。”
吴欢高兴地说道。
曹小牛一听就兴奋了,问道:“吴书记,工业园在什么位置?我想要十亩地。”
吴欢卖了个关子,笑眯眯地说道:“这件事暂时保密。你也不要声张。我们还在筹划当中。到时候我肯定会给你开绿灯。”
曹小牛的眼神突然变得黯淡起来,说道:“其实把厂办出去,也有坏处。”
“哦?说来听听?”
吴欢感到意外。
曹小牛正色道:“我们县的经济环境不好,吃拿卡要的人太多。厂还没办起来,就被他们给吃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