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熊超然 观察者网 上海
► 文 观察者网 熊超然
10月10日,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结果即将揭晓,随着这一日期日益临近,一些此前提名美国总统特朗普角逐该奖项的国家及媒体,也加紧炒作力度。
据以色列媒体“Ynetnews新闻网”当地时间10月6日报道,尽管特朗普十分希望获奖,并正努力促成一项结束加沙战争并确保人质获释的协议,以增加获奖几率,但专家认为,尽管他一再声称自己结束了“七场战争”,并获得了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但获奖几率仍然很低,希望渺茫。
一些分析人士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解释,评选诺贝尔和平奖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通常关注“持久和平、促进国际友爱以及支持这些目标的机构的默默工作”。他们指出,特朗普的过往履历可能对他不利,因为他无视国际机构和全球对气候变化的担忧。
彭博社当地时间10月4日报道披露,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今年8月曾敦促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和平奖授予特朗普。特朗普则声称,如该委员会不这么做,将是“对美国的极大侮辱”。此外,威特科夫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还暗中游说欧洲领导人支持特朗普获奖,而特朗普本人也致电挪威财政部长、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讨论诺贝尔奖的事宜。
“Ynetnews”新闻网报道称,挪威政府官员担心,特朗普落选该奖项可能带来“外交影响”,尤其是在挪美关系本已紧张(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因加沙战争而从多家以色列公司撤资),以及美国威胁要提高对挪威的关税之际。彭博社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挪威高级官员开玩笑说,他正考虑在10月10日(和平奖结果公布日)请病假。
2025年9月2日,示威者在美国驻特拉维夫大使馆分馆外举行抗议活动,高举特朗普的肖像,要求释放被关押在加沙地带的以色列人质 美媒
与诺贝尔奖的其他奖项不同,诺贝尔和平奖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选出得主,该委员会由五位评审委员组成,成员由挪威议会任命。
美联社援引分析人士指出,该委员会优先考虑持续的多边努力,而非快速的外交胜利。跨大西洋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智库亨利·杰克逊学会的历史学家兼研究员西奥·泽努(Theo Zenou)表示,特朗普的所谓“努力”尚未被证明能够持久下去。
泽努还强调,特朗普对气候变化的轻蔑立场,与包括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内的许多人认为的“地球最大长期和平挑战”并不一致。
挪威智库奥斯陆和平研究所(PRIO)所长尼娜·格雷格(Nina Graeger)也认为,特朗普的作为与诺贝尔的精神相悖,包括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对盟友加征关税、发动贸易战等,这些难以被视为“促进国际友好”。
她认为,特朗普今年获奖希望“渺茫”,“他的言论并没有指向和平的前景”。她还补充称,特朗普本人直言不讳地宣称可能会获奖,但这也可能对他不利,因为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并不希望被视为“屈服于政治压力”。
观察者网查询诺贝尔奖官网后发现,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候选人共338组,其中个人244名,组织94个。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截止日期为1月31日,即特朗普于1月20日重新上台执政后的短短十多天之后。
“Ynetnews新闻网”也指出,虽然内塔尼亚胡以及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的领导人,都表态特朗普调解了各自国家涉及的军事争端,并支持特朗普获奖,但这些表态是在1月31日截止日期之后出现的,因此特朗普恐怕没有资格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彭博社则称,类似这些支持特朗普获奖,甚至提名他成为奖项候选人的动作,只能计入到2026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过程之中。
报道称,然而,特朗普或许还有“秘密武器”,来自纽约州的共和党籍众议员克劳迪娅·坦尼(Claudia Tenney)曾两次提名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包括今年,以表彰他在达成《亚伯拉罕协议》方面所做的贡献。不过,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并未确认具体的提名名单。
彭博社称,根据规定,诺贝尔和平奖的审议结果将被保密50年,因此,除非特朗普今年能够获胜,否则历史学家将不得不等待半个世纪才能知道他是否进入了2025年的候选名单。
来源|观察者网
延伸阅读
加沙地带一片狼藉
(一)
这场历时两年的血腥战争,正进入最关键最微妙的时刻。
这不得不提特朗普,不得不提特朗普的20条。
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据媒体披露,当哈马斯表态“同意(20条),但是……”后,特朗普一个电话,就打给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认为这是一个进步。
但内塔尼亚胡不同意。
他告诉特朗普:这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也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在以色列看来,后面的“但是”,就意味着哈马斯拒绝。
但特朗普大发雷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总是操你……的这样 。这是一场胜利。要把握住。”
一言不合,脏话就蹦出来,哪怕对方是以色列总理。
要知道,内塔尼亚胡,总是被描述成推土机,不管不顾,六亲不认,但现在,他遇到了美国的更大推土机。
强权面前,连推土机也只能选择推平自己最后的尊严。
以色列不得不宣布停火。
特朗普很是得意,10月5日更透露,“谈判已经开始,这将持续几天”,“听说谈判进展顺利”,并表示,“结果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
特朗普的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以及他的犹太人女婿库什纳,已前往开罗,协助敲定人质释放的具体条件。
特朗普信心满满。
10月4日,他发推说,“经过谈判,以色列同意了最初的撤军路线,我们已经向哈马斯展示了并与哈马斯分享了这条路线。当哈马斯确认停火将立即生效,人质和囚犯交换将开始,我们将为下一阶段的撤军创造条件,这将使我们接近这场3000年灾难的结束。感谢您对此事的关注,敬请期待!”
10月5日,他又发推说,“技术团队将于周一在埃及再次开会,讨论并澄清最终细节。我被告知,第一阶段的谈判应该在本周完成,我要求大家迅速行动。我将继续关注这场持续了几个世纪的冲突。时间至关重要,否则,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将随之而来——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
按照特朗普的20条,哈马斯必须交出所有人质,然后解除全部武装。
当CNN记者询问他,如果哈马斯坚持“不解除武装,将加沙置于巴勒斯坦控制之下,并将释放人质与谈判联系起来”,是不是实际上就拒绝了该计划。
特朗普勃然大怒,如果这样,哈马斯将面临“彻底消灭”。
和平的价码,往往由最不愿和平的一方来定。
内塔尼亚胡当着特朗普的面向卡塔尔道歉
(二)
加沙战争,正在发生重大转折,这里面有一个关键事件,那就是以色列对卡塔尔的空袭。
卡塔尔还在撮合哈马斯与以色列谈判,以色列却背后一刀,袭击在卡塔尔首都的哈马斯代表。
尽管美国肯定知情,而且美国肯定开了绿灯。
毕竟,就在袭击目标不远,就有美国在中东最大的乌代德空军基地。
但美国还是很震惊。
我看到,特朗普还转发了一篇《纽约时报》的文章,披露特朗普20条是怎样诞生的。
文章就说,以色列“厚颜无耻的袭击”,并没有杀死目标,但却激怒了中东国家和美国,因为这将破坏可能和平的前景。
愤怒的特朗普向内塔尼亚胡施压,必须接受他的20条框架。
事实上,人们看到,当着与会人员的面,特朗普还拿着电话机,逼迫内塔尼亚胡向卡塔尔道歉。
内塔尼亚胡一脸的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去做。
这或许就是当代外交的真谛——在摄像机前表演忏悔,在硝烟中继续开火。
因为要让哈马斯接受20条,没有阿拉伯国家的施压,这是不可能的。
内塔尼亚胡已宣布接受了20条。然后,特朗普“用典型的夸张”,宣扬这是“一个大日子,美好的一天,可能是文明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日子之一”。
一场血腥屠杀换来的“最伟大日子”,恰恰是对文明最绝妙的讽刺。
加沙儿童遭袭
(三)
种种迹象表明,经历了两年的加沙战争,已经难以为继。
以色列再打下去,将彻底站在世界的对立面,欧洲已经越来越愤怒;特朗普再容忍下去,他将因为支持以色列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他的诺奖希望更彻底泡汤。
当然,哈马斯早已无力再战,大批领导和士兵身亡,加沙总共7万人被打死,活着的民众,也已到了灭绝的边缘。
停火并非源于正义的胜利,而是苦难达到了承受的极限。
当暴力走到尽头,谈判桌便成了唯一的战场,尽管那里堆满了未愈的伤痕。
接下来,最关键的两个谈判事项。
1,人质谈判,哈马斯是否全部释放,不管死与活。
2,武器谈判,哈马斯能否放下武器,彻底交出加沙。
前面一个事情,感觉很可能实现。
毕竟,战争已到这个地步,人质对哈马斯来说,已失去了太大的意义。
按照披露的信息,哈马斯已经开始搜集人质的尸体,因为不敢使用手机,这需要一点时间。
至于放下武器,看最新的报道,哈马斯已同意将武器移交给受国际监督的埃及-巴勒斯坦机构。
只是这种报道,不知道真假。
但这还是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1,在强悍的以色列和美国面前,哈马斯无力持久抵抗;2,只要美国真向以色列施压,以色列不敢不听。
所以,我们看到,特朗普一声令下,内塔尼亚胡只能乖乖拿起电话,向卡塔尔道歉。
所以,我们看到,特朗普一顿怒骂,内塔尼亚胡不得不表态接受20条,同意与哈马斯谈判。
但很多时候,是美国对以色列听之任之,甚至各种放纵支持。
别忘了,正是特朗普,宣布将美国驻以使馆迁到耶路撒冷,还宣布自己永远站以色列一边,这让以色列更有恃无恐。
加沙战争,从某种程度上说,成也特朗普,败也特朗普。
美国总统特朗普
(四)
对付内塔尼亚胡,特朗普很有一套;但应付特朗普,内塔尼亚胡也有一套。
所以,即使特朗普各种施压,要求以色列立刻停火,但人们看到,加沙城仍旧爆炸不断,又有几十人被炸死。
以色列的说法是,以军打击行动,仅限于应对“迫在眉睫的威胁”。
所以,特朗普也有强烈的紧迫感,表态说:“时间至关重要,否则,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将随之而来——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
至于他宣扬的,他将缔造3000年来的和平,一劳永逸,彻底终结。
完全是夸张,太夸张了。
用炸弹播种和平,就像用汽油灭火,声势越大,后果越不可收拾。
哈马斯可能被迫放下武器,甚至被完全驱赶出离开加沙,但加沙的血海深仇,200万加沙人会彻底臣服吗?
别忘了,除了加沙,还有约旦河西岸。
如果巴勒斯坦人继续生活在屈辱、愤怒之中,他们的反抗,就永远不可能平息。
中国古人讲,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仇恨的种子一旦埋下,只需一丝丝风雨,就能破土重生。
即便特朗普20条实现,那也是短暂的和平。
当然,我们中国人讲究治标更治本,但对特朗普来说,还是停火表面光更重要。
只是表面光之后,却是愤怒在熊熊燃烧,如同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
以色列不会安生,巴勒斯坦的苦难将继续。
但特朗普会宣扬伟大胜利,如果再不给他诺贝尔和平奖,感觉他真能把挪威议会的屋顶给掀翻了。
来源:牛弹琴